又比如,我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當(dāng)你說某位作家的小說寫得不真實時,他會振振有詞地告訴你,這是真實發(fā)生的事情,他親眼所見,親歷所為,云云。我相信你寫的是生活中真實發(fā)生的事情,但為什么變成小說時反而讓人覺得是假的?客觀真實和藝術(shù)真實之間有條暗道,由客觀真實到藝術(shù)真實需要技術(shù)。這個技術(shù)類似進一個暗道的機關(guān),如果找不到這機關(guān),對不起,你說的每句話都可能變成假的,真的也變成假的。我相信,一個精通小說技術(shù)的人,即使道聽途說,也會寫出讓你有真實感覺的東西。這種魅力,或者說能力,就是一種技術(shù),是技藝,需要一定的訓(xùn)練和操作才能入門入道。
季:那具體到《解密》這部小說,你自己最看重的技術(shù)是什么?
麥:技術(shù)也不是 的,不是可以用公式表達的,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出來的技術(shù)往往是次要的,不是關(guān)鍵的技術(shù)。關(guān)鍵的技術(shù)可能就是一種感覺,一種隱秘的脈動,可以意會卻無法言傳。
像《解密》這種小說,寫的是一個搞破譯密碼的天才,我個人覺得有兩種“技術(shù)”你必須要放進去:第一,這個東西肯定不能寫實,如果完全寫實,就可能吃力不討好。這種人物對讀者來說是一種傳說中的人物,每個國家都有這種秘密機關(guān),我們知道他們的存在,但是當(dāng)你和他們坐在一起、擦肩而過、甚至擁抱時,你卻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所以,他們某種意義上是生活在傳說中,而不是一個具象意義上的存在。這種人物就不能寫實,要把這種人物從地面上往上托一點,使他處在一種背影、剪影狀態(tài)。這種人寫實了,讀者反而會覺得沒意思,神秘感消失。所以,《解密》我在刻意寫虛,基本上沒有整段的對話,都是點到為止。
另一個技巧是,塑造這種人物一定要把他往崇高方面靠,你要把他寫成英雄,一定要讓他有種理想色彩,他的生或死,他的成功與失敗,不是一己的得和失,而是和國家、民族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個大前提是不能違背的,否則,小說的精神力量就提不上去,讀者就不會有切身之感。我肯定不是個主旋律作家,但面對這種人物,我只有這種選擇,我不能把他寫成黑社會。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