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衛(wèi)生安全是保障公眾健康的重要基礎,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民生福祉。那在日常生活中,下面的飲水健康知識您都了解嗎?
1.什么是安全的飲用水
安全的生活飲用水是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22)標準的水。該標準于2023年4月1日起實施,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生活飲用水不應含有病原微生物;
※生活飲用水中化學物質不應危害人體健康;
※生活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不應危害人體健康;
※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生活飲用水應經消毒處理。
2.反復燒開的水和隔夜水能不能喝?
有人說“千滾水”和“隔夜水”不能喝,主要是認為因為水中的亞硝酸鹽會超標。研究證明,隨著煮沸次數的增多和放置時間的增長,水中亞硝酸鹽含量的確會輕微上升。但是,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水中亞硝酸鹽含量一般很少,經過煮沸和放置導致輕微增長后的含量仍遠低于國家標準。
有實驗顯示,在120小時內將自來水反復煮沸60次后,自來水中亞硝酸鹽含量從0.0006mg/L上升至0.211 mg/L,仍低于1 mg/L的國家標準,何況一般情況下我們家庭反復煮沸的次數遠低于實驗次數。
因此,千滾水和隔夜水中的亞硝酸鹽并不會引起中毒。不過從微生物安全的角度說,放置時間太長的水還是不建議大家直接飲用。
3. 水垢是怎么回事?
用了一段時間的燒水壺中,往往積攢水垢,給人帶來不良的感官體驗,那水垢是怎么形成的呢?
水垢是由水中的鈣、鎂離子和碳酸氫根(HCO3-)、氫氧根(OH-)等離子在燒水的過程中共同作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產生水垢的水一般硬度較大,也就是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較高。按《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22)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的總硬度(以CaCO₃計)限值為450mg/L。有研究表明,水的硬度大于170 mg/L時,水燒開后就容易觀察到水垢。
截圖自《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22)
4.水中有氯味兒正常嗎?
國家標準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應經消毒處理。目前北京市大部分的市政自來水采用加氯消毒,自來水在出廠之前,必須經過消毒工藝處理、有效殺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后,才通過供水管道輸送到千家萬戶。而且為了避免在長距離的輸送過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國家標準規(guī)定水龍頭端余氯的含量也必須大于等于0.05 mg/L,我們平時聞到的氯味兒,就是來源于此。因為用戶距離自來水廠的距離遠近不同,因此末梢水中余氯的含量也有一定差異。
那含有余氯的水可以飲用嗎?
余氯不穩(wěn)定,易揮發(fā),我們飲用時把自來水燒開后,打開壺蓋再沸騰幾分鐘,余氯便會更快揮發(fā)。
自來水在高壓密封的管道中運輸時,管道里的空氣會因為高壓而溶解在水里。當自來水從龍頭中流出時,隨著壓力的變小,水中的空氣也會被釋放出來,從而形成微小的氣泡,一眼看去水就變成了“乳白色”。放置一段時間后,水中的氣泡就會消散,不會影響正常飲用。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