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氣陡變,大雪飛降,寒氣逼人。宋太祖趙匡胤召弟光義入大內,摒退左右,酌酒對飲。
宮人遠遠地只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作退避謙讓之狀。飲罷,漏鼓三更,殿外積雪數(shù)寸。忽聞太祖手持柱斧擊地,大聲對晉王言:“好做,好做!”遂后解衣就寢,鼻息如雷。四更左右,太祖暴斃。
不久,宋皇后命內侍都知王繼恩召趙德芳。
王繼恩自以為太祖素來打算傳位給晉王,竟敢不宣德芳,徑赴開封府召光義。在晉王府門口他看到長于醫(yī)術的左押衙程德玄坐于府門,便問其故。德玄說:“二更時分,有人叫門說晉王召,出門卻不見人影。如此情況,先后三次。我恐晉王有病,所以趕來。”
王繼恩感到怪異,便告以宮中大事,共同入見光義。光義大驚,猶豫不行,聲稱要與家人商議,王繼恩催促道:“時間一長,將為他人所有。”三人便踏著大雪,步行入宮。王繼恩欲讓光義在直廬等待,自己好去通報。德玄卻說:“直接進去,何待之有?”于是三人俱至寢殿。
宋皇后聽到王繼恩的聲音,便問:“德芳來了嗎?”后者回道:“晉王到了。”皇后見到光義,不禁愕然失色,馬上改口喊官家,說:“我們母子性命都交給官家了。”趙光義邊落淚邊答:“共保富貴,勿怕。”
次日,趙光義就即了皇帝位,是為宋太宗。
以上敘述,出自《續(xù)湘山野錄》和《沫水記聞》,前者雖是一部文人筆記,但后者可是出自北宋史學大家司馬光之手,他可不是一個熱衷野史傳聞的史家,《沫水記聞》的可信度并不低。
南宋史家李燾也據(jù)此將這段故事編入他考證嚴謹?shù)谋彼尉幠晔贰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中,只是訂正了王繼恩(原作王繼隆)和程德玄(原作賈德玄)的姓名出入。
燭影斧聲下趙大的猝死和趙二的繼位,其內幕究竟如何,是千古難解之謎。自元代以后直至上世紀末,史家對這此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派認為,趙二繼位并不存在篡弒之事;另一派以為,趙二懷有陰謀,做過手腳,至于其陰謀程度又有各種不同意見。
那么,事實究竟可能是怎樣的呢?
其一,趙匡胤顯然屬于非正常死亡。
他在席上對趙光義連說“好做”,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為“好好做”,一為反語“你做的好事”,李燾改成“好為之”,只有前者之義,并不妥當。倘是后者,趙光義當時做的是什么“好事”,卻不得而知。
很多人據(jù)此推斷,他弒兄的陰謀已被趙大所知,因有詞語。但如真是如此,趙大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去安排后事,三更時分距離他暴斃尚有兩個小時,再說趙二如此重大陰謀暴漏,又怎會坐以待斃。所以這句話不足以表明,趙二有弒兄奪位的陰謀,至多就是兄弟二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
但不管如何,趙大死得確實蹊蹺。根據(jù)史料,為趙大開列一張開寶九年的活動日程表,就可以發(fā)現(xiàn)他精力充沛,頻繁出巡,甚至遠至西京洛陽。而且遲至十月的十幾天里,史書也從未有皇帝生病、大臣問疾的記載。
再說趙家子孫也從未出現(xiàn)過“心臟病”這樣的暴疾,故趙大猝死,顯然不是因為疾病。
還有人推測他是因飲酒過度而一夜猝死,但趙大一向以為“沉湎于酒,何以為人”,其飲酒是有節(jié)制的,故貪杯猝死的論據(jù)也明顯不足。
就算真是因酒致死,這次是與趙二共飲,趙大死于酒而趙二無恙,也只可能趙光義上下其手。
其二,趙二及其親信是預知趙大死日的。
據(jù)《宋史·馬韶傳》記載,馬韶私習星象天文之學,與趙光義的親信程德玄友善,十九日晚來見德玄,聲稱“明日乃晉王利見之辰”,德玄連忙報告趙二。趙二命人將他看管起來,即位以后才將其放出。
馬韶的消息很可能是趙二親信走漏的(也許就是這個程德玄),為防止他在事成之前泄漏天機,只能把他關起來。這也說明程德玄完全預知即將到來的政變。
除趙二本人,程德玄應是這幕劇中最知情的人,他在開封府門口徹夜長坐,是代主子靜候宮中的好消息。否則,既然擔心晉王有急病,卻不入府視疾,在風雪之夜傻坐在府門口,無論如何都難圓其謊。
而王繼恩居然敢冒死違抗宋皇后的旨令,不召趙德芳,當趙二故作姿態(tài)時又心照不宣地提醒他“時間一長將為他人所有”,兩人也顯然有事先的默契。趙二對宋皇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共保富貴”,也表明他早知此事,有備而來。
其三,趙光義是有動機的。
趙二雖說隱然被視為皇位繼承人(親王+京都府尹在五代就意味著皇嗣地位,后周柴榮繼位前就是晉王兼開封尹),但這時趙匡胤的兒子德昭二十六歲,德芳也已十八歲,不聞失德,也完全可以做皇帝。
而且,趙匡胤晚年與趙光義是頗有矛盾的,他一度曾考慮遷都洛陽,原因之一就是試圖擺脫兄弟在開封府業(yè)已形成的盤根錯節(jié)的龐大勢力。而趙二一句:“在德不在險”,就輕易的“駁斥”了趙大提出的“據(jù)山河之勝而去冗兵”的借口。
趙大最后那句“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似乎更是對兄弟已經(jīng)尾大不掉的無奈之言。
趙大的不滿,趙二的抗爭似乎已經(jīng)到了明面上。
更何況,在歷史上,皇帝臨終易儲,也不乏先例。因而,對趙光義說來,能否繼承皇位還存在著不小的變數(shù)。
皇兄如果此時暴斃,他就是最大的受益人。
其四,從宋皇后的言行也可推見趙二繼位出自逆取。
宋皇后得知太祖暴卒,不宣光義,而宣德芳,一方面表明太祖沒有關于傳位的遺詔,至死也沒有確定趙二就是無可爭議的皇位繼承者;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太祖之死是非正常死亡,可能與昨夜的飲酒有關,故而不召光義。只有這樣,當召來的是光義時,她才可能大驚失色,竟顧慮自家母子性命不保了。否則,太祖正常死亡,趙二正常繼位,她就沒有必要多此一慮了。
總之,這一疑案稍加追究,就會發(fā)現(xiàn)趙二問題多多,他是無論如何脫不了干系的。當然,其中細節(jié)也許永遠是個謎。
不過,還有一個情節(jié)可能會昭示這樁疑案的真相。
據(jù)明末清初人張烺所著的《燼余錄》記述,后蜀花蕊夫人在亡國以后被召入趙大后宮,趙二垂涎其美色久矣。十九日晚趙大酒酣以后,趙二見皇兄睡去,呼之不應,就乘機挑逗花蕊夫人,趙大寐覺,即以玉斧聽地。
倘真如此,太祖連呼“好做”,就有了落實。趙二既非謀反又涉及兄弟情義,趙大痛心疾首,連呼“好做”倒是一個很好的解釋。
在此還要說明一點,有人誤解史書所說的“柱斧”,猜測趙二是用斧頭劈死趙大的。這是完全不可信的。
柱斧一為武士所用,一為文房用具。文房用具的柱斧也稱玉斧,以水晶或銅鐵為材料,燭影斧聲中的柱斧顯然只能是文具,絕不可能成為殺人兇器。
大家認為,這樣解釋得通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