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當天,金華青在微博里寫了這樣一句話:“這獎應是頒給浙江衛(wèi)視更確切。”并且@了自己的老板——浙江衛(wèi)視 夏陳安。浙江衛(wèi)視的文化軟實力不僅體現(xiàn)在“中國好聲音”這樣的娛樂節(jié)目上,還體現(xiàn)在它一直保留了紀錄片創(chuàng)作團隊和《人文深呼吸》等紀錄片欄目。
2008年至今,金華青一共完成了4部紀錄片。《塵!氛{(diào)查的是在深圳打工的湖南矽肺病患者,《追夢人》關注的是橫店影視基地群眾演員,《孤城》則展現(xiàn)了玉門油田留守職工的生活,關心的都是小人物的命運。盡管他一再強調(diào)自己“體制內(nèi)”的身份,但作品無一例外地呈現(xiàn)出作者紀錄片的氣質(zhì)。
1990年代興起中國紀錄片運動以來,很多重要的作品,都曾與主流電視媒體有著某種關聯(lián),有些是出自“體制內(nèi)”紀錄片導演之手,有些干脆就是電視臺立項的紀錄片作品。進入2000年后,由于電視泛娛樂化的大環(huán)境,各電視臺的常規(guī)紀錄片創(chuàng)作力量受到了抑制,大多數(shù)紀錄片創(chuàng)作人員或閑置或轉(zhuǎn)崗,或從事“重大題材”紀錄片制作,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紀錄片作品漸漸從主流屏幕上消失,或成為弱勢。但這并不意味著“體制內(nèi)”紀錄片人對現(xiàn)實題材的漠視。
2012年阿姆斯特丹電影節(jié)入圍競賽單元的影片《殤城》,就是央視導演趙琦的作品。
該片故事背景是汶川地震。北川新舊兩座縣城,三個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人物,按照各自的路徑展開故事。其中一個失去了多位親人的居委會干部,一直熱心重建家園,最后在分新房的問題上,竟然觸犯了法律!稓懗恰酚昧巳陼r間隨性地紀實拍攝,盡管沒有最終獲獎,但也取得了進入電影節(jié)銷售榜top10的佳績。
2012年最令我震撼的一部紀錄片,也來自一位“體制內(nèi)”導演之手。朱永濤,河南電視臺紀錄片創(chuàng)作室導演。
2009年,受電視臺派遣,朱永濤來到淅川縣拍攝“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的紀錄片,在完成移民安置宣傳任務的同時,青龍村兩戶農(nóng)民的生活吸引了他。
六十多歲的杜銀花和五十多歲的劉光敏同住在青龍村,他們兩家是親戚,論輩分,劉叫杜“外婆”。她們在一個教堂做禮拜,杜銀花還是教會教務小組的負責人。影片一開始,杜婆婆帶領教民們學習《路德記》:“路德是一個信仰堅定的人,拿俄米是路德的婆子,路德還有一個婆子叫俄洱巴,他們一起要到迦南地去,那是個希望所在。但俄洱巴不堅定……”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