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楊玉珍婆婆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遺愿捐獻雙眼角膜。當愛迪國際聯(lián)合眼庫工作人員接到楊婆婆孫子打來的電話,卻不由得愣了愣,來電顯示赫然是已經保存下的聯(lián)系人——吳軍:半年前吳軍的父親離世,就曾將雙眼角膜托付給愛迪國際聯(lián)合眼庫。
楊婆婆的兒子在愛迪國際聯(lián)合眼庫工作人員幫助下填寫《角膜捐獻志愿書》
這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卻把大愛與奉獻當作了一種家族傳承。家里最早接觸到捐獻事業(yè)的是吳軍,曾經57次無償獻血的他,更是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即俗稱的骨髓捐獻)志愿者。在多次獻血的過程中,吳軍了解到了角膜捐獻——中國有數(shù)百萬角膜盲患者能夠通過角膜移植重見光明,但由于供體不足,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
今年年初,吳軍的父親吳德位病重,吳軍向他提起了角膜捐獻的事情,吳德位當即就表示同意,如果自己撐不住了,就捐出自己的雙眼角膜去幫助別人,而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吳軍母親的支持。5月3日,吳德位因病離世,吳軍和母親傷痛之余仍記起父親的遺愿:捐獻雙眼角膜。5月5日,吳德位捐獻的角膜讓兩位患者重見光明。
吳德位生前與孫兒孫女合影
女婿吳德位捐獻角膜的情況,被楊玉珍婆婆看在眼里,離開世界還能夠幫助別人重見光明,為社會作貢獻,楊婆婆認為這樣離世很有尊嚴。楊婆婆隨后便向家人表達了捐獻角膜的心愿,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11月30日,老人離開了,愛迪國際聯(lián)合眼庫的工作人員幫助老人實現(xiàn)了捐獻的心愿……
楊玉珍婆婆和女兒的自拍
兩天后,吳軍給愛迪國際聯(lián)合眼庫發(fā)來他父親和外婆的生活照。他說,我家是普通的務農家庭,如果我們家人的選擇,能夠讓更多人了解角膜捐獻;看見我們家人開心快樂的樣子,能夠讓更多人明白奉獻的快樂;如果我們的家庭理念,能夠激勵更多人加入到捐獻志愿者的行列來,那么,請盡管使用!
(本文中捐獻者及其家屬的姓名及照片,均經過捐獻者家屬同意后使用)
愛迪國際聯(lián)合眼庫
地址:成都市二環(huán)路西二段45號(光華仁和春天與成溫立交橋之間)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