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督學”看上去很美
時間:2018-06-27 11:2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根據(jù)學校“開門辦學、推門聽課”的“家長督學”政策,武漢六十四中每位學生的家長至少每月會到學校聽一次課,少則一節(jié),多則一天。他們和學生一起上課、用餐,和老師討論教學進展,成為學校的“特殊學生”。(6月18日長江日報)
筆者認為,對于“家長督學”的“創(chuàng)意”做法,不宜“一刀切”,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不同學校的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可以先小范圍試點,再考慮大面積推廣。
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家長督學”不失為教育創(chuàng)新之舉,完全符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大方向,值得肯定。具體來說,“家長督學”契合了學校、家長、學生三方的共同心理,讓學生家長能夠親身體驗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加強親子溝通,更好地增強了學生與家長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促進下一步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家長督學”作為新生事物,同樣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完美的方面。比如說,根據(jù)目前留守兒童、留守少年數(shù)量驚人的實際情況,“一刀切”地推行“家長督學”顯然不現(xiàn)實。不少學生家長都在外地打工,很多學生家長工作很忙,如果強制性地要求每一名學生家長都要每月到學校“督學”,勢必會額外增加他們的負擔。另外,對于能夠到學校參與“家長督學”的這一部分家長來說,能否在短短一天甚至是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對學校的教育理念、課堂教學等方面內容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其實現(xiàn)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說一千,道一萬”,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打鐵需要自身硬。”“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課堂教學的主體只能是學生自己,作為課堂教學主導的教師只能起到啟發(fā)、點撥的“外因”作用,外因最終還是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說,“家長督學”的本質依然屬于“外因”方面的范疇,期待在學校、家長、學生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家長督學”能夠為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實現(xiàn)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早日成才助力加油!陳攀峰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