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室溫高冷藏范圍要擴大
夏季里食物儲存的溫度不當,會導致細菌滋生,引發(fā)食物中毒。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指出,夏天那些標注保存條件為常溫存放的食物也最好進冰箱冷藏。
他告訴記者,對于食品來說,常溫的概念大概是溫度在20—25℃之間,而夏季里天氣炎熱,就算是室內的溫度也常常高于25℃,因此,那些標著常溫存放的食物在夏季保質期就有可能大大縮短,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放進冰箱冷藏。
他提醒消費者,夏季購買食品時最好選擇最近剛生產的產品。在保質期的選擇上,也并非是越長越好,保質期長、之前很久生產的食品反而不如保質期短、近期生產的產品安全。
同時,盡量不要購買大包裝食品,食品一旦打開就不安全,空氣進入食品中就會滋生細菌,保質期也就大大縮短。而且,大包裝的食品往往短時間內無法吃完,就有可能造成細菌超標。
有些食品本來是不需要放冰箱的,如罐頭、飲料等,因為它們是經過殺菌或滅菌的產品,而且殺菌的同時又完全密封,沒有細菌可以鉆進去,也沒有氧氣可以跑進去,所以可以在室溫下保存。不過,一旦開封就不一樣了,包裝一旦打開,細菌有了進入的路徑,氧氣也會毫不客氣地長驅直入。如果沒有及時吃完,那么剩下的部分一定要放入冰箱。對于一次性無法吃完的食品,一定要用干凈的筷子或勺子捻取,注意筷子勺子上不能有水,否則容易發(fā)霉。
剩菜進冰箱宜靠里放置
大部分家庭的剩菜都不可能全部扔掉,炎熱的夏季,如何保存剩菜更是一門學問。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指出,剩菜里的蔬菜在存放時可能逐漸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不過,如果僅僅是在冰箱中放一夜,這種亞硝酸鹽的上升還遠到不了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程度。
她提醒,剩菜放入冰箱中時間越晚,存放后就越不安全。放入冰箱中降溫的速度也很重要。如果冰箱里東西太滿,制冷效果不足,或者菜肴的塊太大,冷氣傳入速度慢,放入的菜很久都難以把溫度降下來,也會帶來安全隱患。
因此,最好提前將菜分裝。吃不完的應當在出鍋時就分裝,稍微涼下來后就放入冰箱。如果已經在外面放了兩三個小時,又用筷子翻動過,保質期就會縮短。這時要把剩菜鋪平一點,放在冰箱冷藏室最里面,讓它盡快地冷卻到冷藏室的溫度。再吃要徹底加熱,就是把菜整體上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煮、蒸時間長一些,或者把肉塊切碎,再重新加熱。
頻繁開關冰箱易入病菌
食物儲存在冰箱里也有不少講究。
董金獅提醒,冰箱里儲存食物應生熟分開、冷上熱下。熟食在食用前應加熱消毒,溫度必須達到70℃并持續(xù)2分鐘以上,牛奶最好煮沸后食用。帶皮的水果冰凍后再吃要徹底洗凈;不帶皮的水果切開后放冰箱最好能放入封閉空間。
另外,要注意的是,頻繁開關冰箱也會帶入病菌,因為打開冰箱門時冰箱內溫度會瞬間升高,而冰箱里的溫度并非滅菌溫度,而是抑菌溫度,當溫度升高時病菌就會開始活躍。因此開關冰箱門一定要迅速。此外,也不要讓冰箱老空著,當冰箱里儲存的東西極少,打開冰箱門時空氣流通很快,也會帶入病菌。(夏文)
(責任編輯:高蕾)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