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校禁止學生自帶牛奶
學生不能自帶奶卻只能喝學校的奶?山東,一家長送學生去學校,卻發(fā)現(xiàn)進校前有人在挨個檢查孩子的書包,表示學生不能帶奶進校,只能喝學校提供的奶。在家長質(zhì)疑后,工作人員的回應卻讓人難以信服!網(wǎng)友:建議去《問政山東》問問市長怎么看!
山東德州。學生入校前逐個檢查不讓帶牛奶,但可以喝在學校內(nèi)買的牛奶,教體局工作人員:領導知道這個事。)
山東德州,一座普普通通的北方小城,最近卻因為一則"禁奶令"而陷入輿論的漩渦。
這一切要從當?shù)匾凰鶎W校說起。就在9月23日這天,不少學生像往常一樣背著書包,興沖沖地走進校園。
然而,在校門口,他們卻遭遇了"盤查"。只見幾名學校工作人員"嚴陣以待",逐一檢查每個學生的書包,搜尋的目標只有一個——牛奶。
原來,學校有一項規(guī)定:學生一律不準自帶牛奶入校,只能購買學校提供的奶。
消息一出,學生和家長們頓時炸開了鍋。
“孩子到底喝不喝奶,喝什么奶,喝多少奶,憑什么不能由我們自己說了算?”一位家長憤憤不平,"學校未免管得太寬了吧。
更有眼尖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學校在檢查書包的過程中,竟然連張像樣的桌子都不提供,學生們只能彎著腰,將書包里的東西一樣樣掏出來,動作十分不便。
而面對家長的質(zhì)疑,個別工作人員還露出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
此番景象,不禁讓人心生疑竇:學校的良苦用心,真的只是為了學生健康嗎?
事件曝光后,網(wǎng)上一片嘩然,不少網(wǎng)友認為,學校此舉明顯是在借學生健康之名,行謀取利益之實。
學校食堂的飯菜都不讓學生自帶了,現(xiàn)在連牛奶也不行,這分明就是在給自己的腰包“輸血”嘛。一位網(wǎng)友言辭犀利。
也有網(wǎng)友提出,學校完全可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做法,比如提供微波爐等加熱設備,讓學生自行加熱牛奶,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又兼顧了健康因素,何必非要搞“一刀切”?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校園奶爭議”,這些年來在全國多地上演。
一些學校打著“關愛學生”的旗號,實則暗中與奶企勾結,大肆推銷品質(zhì)堪憂的“學生奶”,令廣大學生和家長苦不堪言。
作為學校,應該把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作為立校之本,在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時,多傾聽學生和家長的聲音,而不是一味地斤斤計較經(jīng)濟利益。
只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學校才能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辦學質(zhì)量和聲譽才能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作為學生家長,也應該跳出簡單的“逢學校必反”思維,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
畢竟,學校與家長之間不應該是對立的關系,而應該是教育合作伙伴。
雙方唯有在學生健康成長這一根本目標上達成共識,用耐心和智慧化解矛盾,才能共同推動教育事業(yè)的進步。
令人欣慰的是,德州“禁奶令”事件已經(jīng)引起當?shù)亟逃块T的高度重視。
據(jù)悉,當?shù)亟逃忠雅蓡T前往涉事學校進行調(diào)查,要求學校拿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我們期待,這起風波能盡快平息,期待涉事學校能從中吸取教訓,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去面對學生和家長,用真心實意的溝通去化解誤會,重建互信。
更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能走出“唯利是圖”的怪圈,回歸到教書育人的本質(zhì),用愛心和責任心去呵護祖國的未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