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專家: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 極端高溫天氣已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
時間:2023-12-26 14:27   來源:極目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專家: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 極端高溫天氣已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報道,2023年7月,世界氣象組織宣布熱帶太平洋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11月30日,世界氣象組織宣布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隨后的12月,北京卻創(chuàng)下1951年來12月最長連續(xù)低溫紀錄;河南經歷了1961年以來最冷的12月中旬;山東煙臺和威海的暴雪,也讓兩座城市的積雪深度突破了歷史極值。

  山東威海環(huán)衛(wèi)工人在清雪(圖源:新華社)

  根據歷史數據統計分析,厄爾尼諾背景下我國冬季氣溫總體偏暖,但階段性冷空氣活動較為頻繁,也就是說冷暖起伏比較明顯。

  對于這種“忽冷忽熱”的氣候現象,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近日表示:明年是厄爾尼諾次年,極端天氣將會表現得更加明顯。2024年有可能會成為更熱的一年,同時也是極端天氣可能會更加頻繁、更加強大的一年。

  何為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是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水溫異常升高引起的一種氣候現象。具體來講,即赤道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溫度會在偏暖與偏冷之間波動,當海溫異常升高時,就處于暖相位的厄爾尼諾現象,異常降低則是冷相位的拉尼娜現象,二者間是接近平均溫度水平的中性階段。整個自然周期被稱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現象。

  颶風“奧蒂斯”(圖源:新華社)

  當發(fā)生厄爾尼諾時,持續(xù)、異常偏暖的熱帶太平洋中東部海面會源源不斷地將更多熱量釋放到上方大氣層中。海洋的改變帶動大氣的改變,受其影響最大的是沃克環(huán)流與哈德利環(huán)流,而通過大氣環(huán)流模式的“響應”,引發(fā)了多米諾骨牌一樣的連鎖反應。赤道周邊和整個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的局部氣候模式隨之發(fā)生變化,甚至輻射到中高緯度地區(qū),最終引發(fā)全球性氣候異常,包括高溫熱浪、干旱、洪水、颶風和暴雨等極端災害天氣事件發(fā)生。因此,厄爾尼諾又被稱為“終極天氣創(chuàng)造者”。

  對世界和中國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持續(xù)9到12個月,一般會導致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亞部分地區(qū)季風增強,從而導致降雨量增加,也會在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qū)形成相反效應,造成嚴重干旱。

  在厄爾尼諾形成的早期——北半球夏季,它對于熱帶及南半球天氣氣候系統影響最為顯著。厄爾尼諾帶來的暖水會加劇太平洋中東部的颶風;在厄爾尼諾發(fā)展高峰期——北半球冬季,它的影響會偏向熱帶高緯度地區(qū),并影響北半球冬季氣候。

  在1997—1998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期間,東非地區(qū)發(fā)生暴雨和洪澇;印尼和澳大利亞北部的雨季提前結束,并遭遇高溫和干旱,多地發(fā)生森林大火。受厄爾尼諾影響,全球糧食產量也會產生波動,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產量都將受氣象條件影響產生不同程度波動。2015—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造成2016年印度小麥減產至少14%,南非糧食產量減產25%。

  2023年8月25日,也門薩那郊區(qū)枯萎的莊稼(圖源:新華社)

  就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而言,國家氣候中心分析歷史數據發(fā)現,厄爾尼諾發(fā)展年的夏季,華北南部、華中北部、華東中部、西北地區(qū)東部等地氣溫易偏高。其中華北西南部、江南中部、華南東北部、新疆北部的高溫日數達到30天以上。

  厄爾尼諾也會給我國部分地區(qū)帶來極端干旱現象。例如,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發(fā)生的厄爾尼諾事件帶來明顯高溫熱浪,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我國西南地區(qū)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春連旱。

  20世紀80年代以來,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大約每15年-20年會出現一次,上一次超強厄爾尼諾現象侵襲中國是在2015-2016年,是1951年以來最強的事件。2016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發(fā)生區(qū)域型大洪水,部分支流發(fā)生特大洪水,同時,這一年也創(chuàng)造了全球迄今為止的最暖紀錄。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飛說,1998年和2006年長江流域大洪水都出現在厄爾尼諾發(fā)展年后的第二年,如果今年冬季厄爾尼諾事件達到強事件的標準,那么2024年夏季,長江流域發(fā)生洪澇的概率就比較大。

  極端天氣頻繁,如何長期應對?

  全球變暖背景下,厄爾尼諾會對全球各地極端天氣的爆發(fā)強度、頻率產生影響。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表示,“世界正面臨更熱、更旱和更澇的未來,極端高溫天氣已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

  1月1日至6月30日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歷年變化(1961-2023年)(圖源:國家氣象中心)
 
  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院長袁宏永從兩個方面提醒民眾做好準備:一是科學研究上,要去研究極端災害天氣發(fā)生、包括引發(fā)次生衍生災害的規(guī)律,它在什么時候會發(fā)生,發(fā)生以后對整個城市社會的影響,最嚴重的節(jié)點和社會不可承受的災害鏈,是什么樣一種形式表現出來,這在科學上要去做研究和準備。二是在行動上,要提高城市和社會的韌性,要提高監(jiān)測預警能力,提高搶險救援能力,提高城市和社會的災后恢復能力。這三個能力的建設和預判能力的提高,將來就可以對我們未來可能發(fā)生的災害做好準備。
 
  周兵補充道,“災害之后,應急管理部、水利部等相關部門,對長期的防洪防澇相關工作做了部署,國家層面也加大對建設防災減災體系的資金支持。”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女邦網 IT人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