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堂
時間:2018-02-08 12:49   來源:四川政府網(wǎng)   責任編輯:毛青青

    原標題: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堂

    一年前,5歲的彝族女孩吉瑪阿呷聽不懂漢語,見到陌生人就躲在大人身后。在村東頭的村幼教點就讀后,她不僅能用普通話背兒歌,還主動與人打招呼,變得開朗大方了。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堂

  2016年9月1日,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拉克鄉(xiāng)四合村幼兒教學點內(nèi)的小朋友們在玩耍。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在吉瑪阿呷居住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沙合莫村,兩年前新建了幼教點,這讓當?shù)睾⒆又钡缴闲W二年級、三年級才會說漢語成為歷史。

  幾周前,記者到沙合莫村幼教點,只見半個籃球場大的院壩內(nèi)擺放著兒童組合滑梯,教室、活動室寬敞明亮,彩電、電子琴、玩具教具等教學設施一應俱全。4名輔導員正給兩個班的學生上課,孩子們跟著老師一字一句念兒歌。
 

涼山11.7萬余名幼兒免費入學堂

  2016年9月1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拉克鄉(xiāng)四合村幼兒教學點內(nèi),老師在給小朋友們講故事。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這是涼山州3000余個“一村一幼”教學點中的一個。為讓民族地區(qū)幼兒過好國家通用“語言關”,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201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大小涼山彝區(qū)啟動實施“一村一幼”計劃。以村為單位建幼教點,普及以雙語教育為主的學前教育,并減免在園幼兒學前3年保教費。
 
  圖為布拖縣火烈鄉(xiāng)約呷村開班的“一村一幼”教學點。新華社發(fā)(王德攝)
 
  吉瑪阿呷的外婆說,幾個孩子都是在自己“背上”長大的。如今,外孫女在家門口就能讀書,還不用交錢,真是太好了。
 
  讓孩子得到更好教育,是許多家長的心聲,也是涼山擺脫貧困的治本之策。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說,因?qū)W前教育普遍缺失,彝區(qū)孩子上小學后才開始學漢語,語言障礙導致“學業(yè)困境”,孩子聽不懂容易厭學。“一村一幼”為幼兒打好語言基礎,從源頭打牢“控輟保學”根基,使民族地區(qū)教育進入“良性循環(huán)”。
 
  圖為甘洛縣普昌鎮(zhèn)哈木足村幼教點孩子正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做游戲。新華社發(fā)(施建華攝)
 
  學前教育曾是涼山教育體系中最突出的短板。據(jù)統(tǒng)計,2014年涼山學前三年毛入園率50.73%,僅有3所公辦村級幼兒園。實施“一村一幼”計劃后,到2017年底全州村級幼教點有3059個,入園幼兒達11.7萬余人。全州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83.35%。
 
  涼山州教育局局長游開軍說,各地突破師資、場地、資金等發(fā)展瓶頸,把村委會活動室、閑置村小校舍等改造成幼教點。并由四川省財政“兜底”,對彝區(qū)10縣行政村每村2名輔導員,每人每月勞務報酬補助2000元,保證了教學點正常運轉。
 
  2016年9月1日,當日是開學日,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拉克鄉(xiāng)四合村的一位村民帶著女兒前往村里幼兒教學點報到。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為破解幼兒“聽不懂”問題,涼山聘請雙語教學輔導員,還專門組織專家編寫了一套融入民族特色、操作性強的教材。教師通過游戲、兒歌,教孩子說漢語。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