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妄”子成龍背后 是兩代人的孤注一擲
時間:2019-01-19 22:0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妄”子成龍背后,是兩代人的孤注一擲
 
  黑龍江哈爾濱市的一個年輕人留學兩年,花光父母的200萬,并且棄學。歸國后到大專學院求學。堅持了不到兩個月就再次棄學,接下來整天與游戲為伴,一事無成,僅剩下向父母伸手要錢。不言而喻,這名年輕人成了活脫脫的“巨嬰”。(2018年12月19日《新京報》)
 
  令筆者感到震驚的是,不是年輕人有花光兩百萬的勇氣,而是他有兩次敢于棄學的“勇氣”,卻沒有敢于跳出父母期望圈的絕決。父母固執(zhí)得懷著期望,將大筆的資金投到兒子身上,孩子孤執(zhí)的遵從父母提前規(guī)劃好的預定軌跡,可他們不曾想過在求學之外,還有其他形式的選擇,若脫離不了“唯讀書論”的怪圈束縛,再無窮盡的投入,也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望子成龍最終也難免淪為“妄”子成龍。
 
  誠然,我們無法否定求學為我們所帶來的人生益處,但“求學”的目的在于“求知”,所有形式的學習最終都是為了獲取真理和知識。而求學不過是求知的一種途徑,如果脫離不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維定式,簡單的將“求學”與“求知”的概念混淆,甚至等同的話,難免會落入“唯讀書論”的桎梏。文中的父母與其孩子便都不是心明眼亮之人,父母通過無窮盡的投入,最終卻并不能換取孩子求知的預期。父母在孩子留學前便應該明晰自己的孩子現狀與性格特點。而一味的讓孩子追求所謂的留學,并不能獲得實際意義的收獲,孩子留學無果后再次選擇讓孩子走上讀書之路,這便是父母觀念思想的偏執(zhí)。
 
  將對于孩子的期望強行加在孩子的身上,并且孤執(zhí)的默認孩子只能通過讀書的方式才能成才,才能滿足期待。
 
  再者,常言道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孩子自身并沒有做出足夠的認識,在父母安排的求學路上并沒有為此而反抗,一味的遵從父母的意愿,這也是孩子自身的偏執(zhí)所在。
 
  事實上,這樣的望子成龍事件背后并非只是個人主觀意識下的悲劇慘案,一些父母在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判斷的情況下,盲目地將孩子送到該去的地方進行教育,最終孩子無法適應自然,就會偏離求知的既定軌道。這類事件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會大環(huán)境下一股不良求學之風的存在。
 
  中外不同教育制度下所培養(yǎng)的孩子有著完全不同的發(fā)展趨勢。外國教育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對考試成績并沒有絕對的評判和界定。教育的目的在于滿足孩子們的發(fā)展方向,顯得相對人性化,而與此截然相反的是中國的教育則更加偏重于成績分數的劃分和標準,分數直接與所學知識掛鉤,成為代表孩子“是否求知”的符號。
 
  唯讀書論的盛行與這些因素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當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考高分,刷題留學海外的時候,自然而然的父母便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如果不選擇讀書,便是不務正業(yè)。社會大環(huán)境下,教育情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父母的判斷,于是,求學被等同于求知為讀書不可也自然成為了困死循環(huán)怪圈中毛毛蟲的罪魁禍首。
 
  值得注意的是,“條條大道通羅馬”,不只適用于開拓教育領域的定式思維,他對于人生的指導同樣是有幫助的。生活中少一些“非什么什么不可”,多一些“或許我可以這樣”的思考方式,人生就會獲得更多實現價值的機會。那些少數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名人亦是如此。姜子牙不干實業(yè)賣不了面粉,難道他就不能縱橫軍事指點江山了嗎?韓寒應試不成,難道他就不能激昂文字了嗎?
 
  其實,人生的所學有所成,不止于從學校之中“所學”,也同樣不止于從學校之中“所成”,真理永遠只能來源于生活之中,更不必拘泥于成績的判定,若沒有從學校中獲得真知的能力,選擇輟學從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也未嘗不可。脫離孤注一擲,非“求學不足以成才”的思維,給自己,給孩子多一種選擇,多一種獲取真知的幾率,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成功。(陳錦興)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