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禍之殤,誰之過?
時間:2015-11-02 22:24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電動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或摩托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tǒng)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電動車具有輕快、方便、靈活的特點和低碳經濟、環(huán)保便捷等優(yōu)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國家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不斷推進,不論是在城鎮(zhèn)還是在農村,人們購買電動車的熱情度都是很高的。但是,近年來,因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而發(fā)生的交通事故事件也在逐年上升。一起起觸目驚心的車禍讓人民群眾財產受到損失、精神飽受傷害,許多家庭在車禍中陰陽兩隔。大家不禁疑問:電動車禍頻發(fā),誰之過?
電動車不在正確道路行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第(四)項規(guī)定:“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由此看來,電動車上路,應該走非機動車道,筆者所在的城市是一座小縣城,在街上見到90%的電動車都在機動車道上隨意行駛,甚至有的時候需要轉彎了,根本不觀望一下附近車輛情況,輕松一拐就變道了,很是任性。正因為這樣的任性,筆者曾2天之內親眼目睹3起電動車車禍。
“尷尬”的電動車超速。現行國家標準則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設計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雖然當時這一規(guī)定引起了爭議,但也反映出有關部門的政策是要限制電動車的車速。然而,我們看到在大街上“飛馳”的電動車,目測時速遠遠超過了20公里,無論是在非機動車道行駛還是在機動車道亂竄,這都是巨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電動車駕駛員麻痹大意。我們經常能見到街上的電動車搭車小孩,有的甚至直接讓三四歲的小孩騎在后座,沒有安全帶,沒有兒童座椅,僅靠小小的一雙手抓住大人的衣服,搖搖欲墜的身影讓人看著心驚膽戰(zhàn)。此外,現在天已轉涼,有很多電動車主為了御寒將厚的外套反穿,導致車輛出現意外時,不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繼而造成嚴重后果。電動車駕駛員的麻痹大意,也是電動車禍高發(fā)的原因之一。
城市規(guī)劃有待優(yōu)化。筆者在開始提到電動車不在正確的道路行駛,駕駛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某些城市規(guī)劃的確亟需優(yōu)化。目前有的中小城市非機動車道狹窄,有的甚至沒有非機動車道,電動車沒地方行駛,只有竄上機動車道,這樣一來,電動車和機動車發(fā)生刮擦,也就見怪不怪了。
總之,要最大限度降低電動車禍發(fā)生率,需要極力構建電動車行業(yè)的法制體系,在源頭上遏制“超標電動車”的出現。同時,交通管理部門要加大對電動車出行平安的宣傳力度,加強電動車駕駛人出行安全意識。政府部門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也要合理規(guī)劃道路,讓非機動車主有路可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電動車駕駛員自己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綠色出行、法治出行、安全出行。政府、社會、個人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避免電動車禍之殤。(楊琳)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