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王大姐家藏書頗豐,我經(jīng)常去她家翻看書籍。那一天,無意間從書中抖落出一張折痕斑駁、紙質泛黃的小卡片。正當我好奇地端詳這張小卡片,王大姐從我手中接 過看了一眼。一向端莊穩(wěn)重的她居然連連嘆呼:“沒想到,這張月餅票居然藏在了書里,真的沒想到,現(xiàn)在居然找到了……”
這張月餅票長5厘 米,寬3厘米。正面印制有“懷寧縣商業(yè)局 糕點證”“月餅票 節(jié)后無效”上面還加蓋有“懷寧縣商業(yè)局購票證專用章”的藍色印章及“中秋節(jié)”的藍色印戳。據(jù)王大姐回憶,這張月餅票印發(fā)于1968年,那年她才10歲。父 親因為家庭成分問題在外地改造,母親帶著她和弟弟在懷寧老家生活。中秋節(jié)前兩天,母親所在的工廠發(fā)了月餅票,母親因為廠里活兒忙,便將月餅票交給了她,叫 她到了時間去排隊購買。王大姐捏著這張月餅票,生怕給弄丟了,結果藏來藏去,自己都找不到了。那個中秋節(jié),一家人沒能如愿吃上月餅。
追憶物資匱乏的年代,那個時候的月餅票與各類生活票證式樣相仿,只是屬于一年一次的臨時票證,共同的特點是票幅較小,圖文簡單,用紙普通。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吃月餅已不再是難事,月餅票也就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雨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