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書的門檻低了許多。不少碩士、博士論文申請一個項目,或是自己出上一筆錢,就可以印成一本專著。書出來后,便可以憑此申報職稱、參加評獎,從此步入學(xué)界,可謂一舉多得,是一筆回報率很高的“生意”。
凡是見到這樣的著作,我習(xí)慣于翻翻后記。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我,書中的后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作者的文字水平和基本素養(yǎng)。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到,我們的不少作者盡管獲得了很高的學(xué)位,但文字還不大通順,而且,更為嚴(yán)重的是,連最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都不具備。
最近買到了一本研究畫家黃胄的書,是作者在碩士論文的基礎(chǔ)上修訂而成的。在由五段話組成的后記中,作者的后四段都是向他人致謝的。每讀一段,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因為,作者的表述實在不禮貌,用一句俗話叫“太不懂事了”。
在第二段的開頭,作者寫道:“首先要感謝王世襄夫婦。他們對我非常好,每次有問題去電話想當(dāng)面請教時,他們就說,過來吧,沒事。”“王世襄夫 婦”,這話也太刺激了。作者是一名“70后”,比王世襄先生和夫人袁荃猷先生晚出生將近六十年!對比自己年長一個甲子的兩位老先生直呼其名,難道不是太過 分了嗎?我不禁要問作者:“王世襄夫婦”也是你叫的嗎?別說晚輩不能這樣稱呼人家,就是平輩也是不能這樣隨便稱呼的呀!
再看下面的一段,作者繼續(xù)寫道:“其二要感謝郎紹君、徐改夫婦。”郎、徐兩位先生雖然比王、袁兩位先生年紀(jì)輕一些,但也不能直截了當(dāng)就直呼人家 的名字啊!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長輩可以直呼對方的名字。在書面語言中,即使長輩也要在人家名字的后面加上“先生”或是“兄”的啊。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作者對自己導(dǎo)師的稱謂。按理說,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除了作者本人,付出心血最多的就是導(dǎo)師了。退一步講,作者在后記中對他 人的感謝還不免有些客套的成分,那么,對導(dǎo)師的感謝則要真誠、自然得多。遺憾的是,作者不僅沒有在向?qū)熤轮x方面專門花費筆墨,而且一上來就是“其三要感 謝我的導(dǎo)師×××”。連最最基本的“老師”“先生”“教授”這樣的后綴都一概省去,難道作者覺得這樣順口嗎?真不知道,假如作者的導(dǎo)師看到這句致謝話,該 作何感想。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