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懷疑自己有耳鳴怎麼辦?電腦斷層掃描能分辨耳鳴是老化或病變
「耳朵嘰嘰叫好久了,檢查做了都正常,還有什么能做的?」、「會不會是腦鳴,很擔心是不是腦部長東西?」、「我的耳鳴究竟是不是老化造成的?」
很多人可能都有類似擔憂,臺灣高雄的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yī)師陳建志稱,通常會建議做電腦斷層掃描,因為電腦斷層成像原理是利用X光穿透組織時之衰退效應,跟水分子及空氣進行比對,產生參數。多個參數在立體空間中匯聚一起,依相位差產生畫素。再運用電腦運算把像素組合壓縮成平面影像。掃描間距控制在0.6公厘,變成高分辨率影像。
而很多人以為自己有耳鳴,耳鳴的生成是迷路動脈起自前下小腦動脈,一旦狹窄、阻塞、痙攣或發(fā)炎而缺血,耳蝸或神經受損,聽覺變差,殘存的細胞代償性地加強傳導或感應,就會產生耳鳴。如果前下小腦動脈代償性地加強供血,迷路動脈血流變大,并經由某一個動脈分支進入顳骨,內部氣房黏膜血流大增,隨之充血,「這時候若病毒、細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從耳咽管或耳膜破洞進入中耳,滋生其內,人體起免疫反應去攻擊它們,沒打中病原,卻誤擊聽小骨、耳蝸或聽神經,就會造成聽障及耳鳴,若誤擊氣房則會造成黏膜水腫。」
圖說:陳建志醫(yī)師說明,電腦斷層顯示顳骨蜂巢結構內氣房黏膜腫脹 (藍色箭頭),耳鳴為某種病變所致,并非老化所致。
至于有些人以為是老化造成耳鳴,陳建志稱,老化所導致的聽力衰退乃聽覺器官本身之細胞發(fā)生凋零,所以無血液救援或發(fā)炎反應,顳骨氣房內不會出現充血或水腫。
因此,顳骨氣房內黏膜的狀況,成為醫(yī)師分辨耳鳴是老化或病變所致的準則,「這種只有電腦斷層檢查才能呈現,核磁共振不行!龟惤ㄖ緩娬{,若是老化,短期內聽力并不會變差,建議及早選配輔具,減少不必要的藥物治療;但若是病變,就必須積極地去找病因,對癥下藥以保住聽力。
陳建志稱,電腦斷層已經相當進步,檢查不需要顯影劑,也無需空腹,耗時僅數分鐘,適合幽閉恐懼癥者,但因為有輻射暴露性質,太小的腦腫瘤或中風會無法呈現,所以患者就醫(yī)時,仍需遵循醫(yī)師的專業(yè)判斷來安排適當的檢查。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