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當時同時面臨著南宋、金政權的邀請,但丘處機放棄他們選擇了成吉思汗,因為他看到了天下大勢,這種眼光和胸襟也非常人能比。但在我們先入為主地以為丘處機是個漢人要抗金扶宋前提下,這些復雜的歷史局面如果多交代一些顯然會更好,但這又涉及到了 ,蒙古族也是兄弟民族,不是外族。
所以直到看香港電影,我們才知道反清復明這種政治上的正確,原本元朝統(tǒng)治者、清朝統(tǒng)治者在我們看來只要是明君就好的嘛。難怪《血滴子》這么迎合內地的電影把反清復明最終解釋成了求平等,都忘了當年洪興罩你們去戰(zhàn)斗的歲月了。而《止殺令》里這些人物選擇會更復雜,比如金當時已經統(tǒng)治了南到山東、河南地區(qū),而蒙古的征討等于原本的淚盡胡塵里的遺民要再次當上亡國奴,很難想象有抱負的知識分子當時是何等心理,如果能涉及這個層面,影片會更加震撼,但,禁區(qū)太多了。
歷史片需要歷史觀,這么多年古裝歷史題材之所以在觀眾和評論者那里都不討好,歷史觀混亂是重要原因之一。張藝謀的《英雄》仰望權威、贊頌強權的價值取向備受苛責,而很多古裝人物動不動以和平、大愛來做終極解釋也沒能討好,《止殺令》并不存在這個問題,倒是在一番誠意基礎上,讓人看到了中國拍史詩題材的禁錮。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