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打折是否會有質量隱患?”上海出租車司機廖宇飛師傅向記者表達了他的疑惑。“雖然民營加油站價格打折比較多,但對油品質量不太放心;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加油,雖然質量不太擔心,但很少會遇到價格優(yōu)惠。”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fā)現,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國家成品油定價的細則。比如國家每次發(fā)布的調價政策只是為汽柴油價格制定一個最高上限,即市場上油價不得超過這一紅線。
而國內大多數加油站直接把國家出臺的最高零售限價作為最終銷售的“標準價”,這讓不少消費者誤以為國家制定的就是成品油最終售價。消費者把加油站打折當成了難得的喜事,卻不知倘若加油站自始至終不打折其實是件違背市場規(guī)律的怪事。
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統(tǒng)計,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加油站數量占據全國加油站總數的一半以上。這樣看來,如果“兩桶油”旗下的加油站不率先帶頭降價,那消費者就難以廣泛受益。
國內一家民營加油站站長告訴記者,很多民營加油站都是從兩大石油公司進貨采購,只是因為民營企業(yè)牌子不夠響,地段比較偏,所以愿意通過價格優(yōu)惠來吸引客戶。而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網絡密集、且往往占據城市核心地段,客流量比較大,自然也沒有降價的動力。
雖然國家正在致力于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但如果不率先破除市場的壟斷,那消費者還是難以從根本上受益。那未來油價調整將如何呢,我們期待著早日解決。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