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各種圖案的輪廓,然后再用一種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涂在這層玻璃白上,按顏色的深淺用干凈的筆輕輕地將顏色鋪開,這樣的技法能使人物的衣服和植物的花瓣和葉子有明暗的感覺。
粉彩大瓶
最近,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征集到一對清代仙壽紋粉彩大瓶,整體看上去大氣淡雅,細膩,如下圖:
粉彩大瓶特征
該瓶口徑:14.8cm 底徑:14.5cm 高:45cm
瓶的特征為侈口,豐肩,肩下弧線內(nèi)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流暢,形狀與人們所見的藝術作品中觀音菩薩手上所持凈瓶相似。
粉彩大瓶的圖案以南極仙翁(壽星老人)為主,描繪的是壽星老人出游的情景,侍女環(huán)繞,夾雜幾只蝴蝶紛飛,頸部有童子乘云,一幅生動嫣然、仙氣繚繞的畫面立刻呈現(xiàn),寓意吉祥長壽。底部落款“大清乾隆年制”。圖案的紋飾立體感強,色彩豐富鮮艷,有深有淺,有厚有薄,打破了過往瓷器色彩單調(diào)的局面。做工細膩、色彩豐富,因此也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粉彩瓷越來越受收藏者認可,尤其是近幾年,粉彩瓷的價格更是逐步攀升,居高不下。
粉彩瓷的整體特點
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chuàng)燒的彩瓷。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顏料后用筆洗開,由于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chǎn)生粉化效果。
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yǎng),采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zhì)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
采用的畫法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簡潔洗練的寫意畫,還有夸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以及水彩畫等姐妹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精微處,絲毫不爽;豪放處,生動活潑。粉彩的繪制,一般要經(jīng)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從打圖到拍圖,是一個用墨線起稿,進行創(chuàng)作構思,如繪瓷決定裝飾內(nèi)容與形象構圖的階段。正式繪制時的定稿叫“升圖”,把描過濃墨的圖樣從瓷器上拍印下來叫“做圖”。接著把印有墨線的圖紙轉拍到要正式繪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圖”,這樣就可進行繪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