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清晨,雨后的華鎣市明月鎮(zhèn)白鶴咀村格外整潔。
“劉書記真能吃苦,他來我們村擔任‘第一書記’后,村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早上8點,白鶴咀村村民紛紛來到新搬遷的活動室外健身,見“第一書記”劉天才的辦公室亮著燈,一位村民對記者說道。事實上,劉天才已經上班1個多小時了。
主動請纓下鄉(xiāng)去
走進劉天才的辦公室,他正坐在辦公桌前查看和填寫白鶴咀村貧困戶項目推進動態(tài)管理卡。記者觀察到,他的辦公室除去必要的辦公桌、椅子、書柜和文件夾,還有兩雙粘著泥土的筒靴。簡潔的辦公室后面,就是他的個人寢室,陳設十分簡單,僅有一張木床和一個洗臉架。
今年50出頭的劉天才是市國土資源局的一名正科級干部。今年6月,在我市開展的精準扶貧結親結對幫扶活動中,白鶴咀村成為市國土資源局扶貧定點聯系村。之后,劉天才多次與該局干部職工深入白鶴咀村走訪,幫扶貧困家庭。
“白鶴咀村基礎設施極為落后,不僅沒有一條通組公路,產業(yè)發(fā)展也相當滯后。”劉天才說,當他了解到白鶴咀村的貧困程度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心想為該村做點實事。在華鎣市啟動選派優(yōu)秀機關干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時,他主動請纓成為白鶴咀村的“第一書記”。
8月3日是劉天才正式駐村的第一天,他帶著簡便的行李住進了村民家里。
“如何讓白鶴咀村脫貧摘帽,使老百姓早日走上致富之路?”深夜,躺在陌生的地方,劉天才輾轉反側,反復思考。
走訪貧困家庭、分析貧窮原因、制定脫貧措施、落實幫扶項目,劉天才每天早出晚歸,與村干部挨家挨戶走訪,反復征集民意,短短半個月時間,他們就走遍了全村,還為白鶴咀村制定出了詳細的扶貧規(guī)劃意見。“白鶴咀村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劉天才分析說。
說干就干!經過多方努力,劉天才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00余萬元,啟動了沿江旅游扶貧公路建設,目前該條沿江旅游大道已經貫通。同時,他還協調相關部門將廢棄的村小教室重新裝修,成為新的村級活動室,改善了村干部辦公和為群眾服務的工作環(huán)境。
“那段時間天氣熱,活路多,劉書記經常忙得飯都顧不上吃。”劉天才的敬業(yè)精神,令白鶴咀村黨支部副書記雷小琴敬佩不已。
盡心竭力幫“窮親”
白鶴咀村共4個村民小組,精準識別出貧困戶35戶147人。3組村民代必元就是其中之一。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