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20萬人造耳蝸事件當事人現身 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面評論淚灑當場
時間:2018-12-20 19:19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丟失20萬人造耳蝸事件當事人現身 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面評論淚灑當場
昨天下午,一則“小伙丟失20萬元人工耳蝸,找不到需做開顱手術”的消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并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到昨晚,事件的發(fā)展從起初的網友們熱心轉載、盡力尋找,轉向了“驚天騙局”、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今天上午,再次出現在地鐵站內尋找人工耳蝸的李女士,看到鋪天蓋地的負面評論,當場灑淚。她說,弟弟的人工耳蝸已經植入10年了,之所以她說有可能需要開顱,是一個最壞的打算,產品也在升級,能不能匹配到新的,她們并不確定,可能因為自己太過擔心,對醫(yī)學又不專業(yè),言辭上給一些網友造成了誤解。不論如何,她愿意為自己的言行承擔責任

小問多方求證真相
昨天(12月19日),一條“緊急尋找人造耳蝸”的新聞刷爆朋友圈。大致內容是,一名男孩在北京乘地鐵時,20萬人造耳蝸丟失,重配要開顱。不少網友出于對這個小伙子的善意而主動轉發(fā)。當晚,有自媒體對求助帖的內容提出質疑,質疑當事人、廠家和媒體聯合炒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問展開多方求證。男孩丟失人造耳蝸,網上求助昨天(12月19日)有網友發(fā)布消息稱,她弟弟的人工耳蝸丟失,“早上5點半他從芳園里北區(qū)出門,乘坐地鐵14號線到金臺路站,換乘6號線,在朝陽門站換乘2號線去北京站,把人工耳蝸弄丟了,目前人是全聾狀態(tài),緊急求助!這個耳蝸大概價值20多萬,是跟他腦子里的植入相配套的。如果沒找到,他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跪求所有人幫我轉發(fā)……”這個信息被制作成多個版本的圖片之后,在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迅速轉發(fā)。

流傳于網上的多個版本的尋找耳蝸的信息
質疑: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今天(12月20日)有自媒體發(fā)文《大騙局:20萬耳蝸丟失刷爆朋友圈?媒體和商家惡家炒作濫用善心!》,對耳蝸丟失事件提出三個疑點。
該自媒體文章提出三點質疑:
第一、耳蝸丟了就得開顱?專家打臉:不需要。
第二、12月以來全國四起“耳蝸丟失”,營銷痕跡明顯。
第三、耳蝸到底值多少錢?有報道稱僅為4.5萬。
這篇文章發(fā)出后,亦在朋友圈被廣泛轉發(fā),文章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有網友轉發(fā)此文時說:愛心被人利用,讓人心寒!

當事人:耳蝸確實丟失今天(12月20日)上午,北京新聞廣播記者聯系到了當事人的姐姐李女士了解到了最新情況。李女士:現在還沒有找到,我現在正在跟地鐵公司協調,看能不能看車廂內的視頻,我現在得去下一個地鐵站看視頻、看監(jiān)控。隨后,李女士向記者說明了她弟弟丟失人工耳蝸的經過。
李女士:他是張家口人,來北京出差,從北京回張家口的路上丟的。19日早上5點半,孩子從家里出門,把耳蝸放到了兜里。5點40分多的時候,從地鐵14號線上車,在金臺路換乘6號線,坐到朝陽門換乘2號線。6點27分的時候,在北京站下車。在北京站地鐵上準備下車的時候,掏兜想要帶耳蝸,發(fā)現耳蝸沒有了。發(fā)現耳蝸沒有之后,李女士便和弟弟聯系當地派出所和地鐵公司,并且在朋友圈發(fā)布消息。但是沒想到消息發(fā)出之后,卻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消息中的“20萬”和“開顱”等說法,讓很多人懷疑消息的真實性,李女士從19日晚上開始也不停地接到核實電話。李女士:昨天(19日)晚上我還一直在接電話和別人確認我的信息是否真實,到20日凌晨1點,我把手機關機了,因為已經有很多騷擾電話了。
昨天(12-19)下午,李女士還曾到酒仙橋派出所報案,希望警方協助尋找。
今天上午,北京新聞廣播記者以市民身份聯系酒仙橋派出所求證此事,接電話民警表示,此事屬實。
專家:人工耳蝸不易丟失根據李女士的說法,她弟弟的人工耳蝸之所以丟失是因為出門的時候并沒有佩戴在耳朵上導致的。記者也咨詢了權威專家、北京友誼醫(yī)院副院長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龔樹生教授,龔樹生教授也表示,人工耳蝸其實并不是很容易丟失的。龔教授:人工耳蝸其實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體內部分,需要手術擱進去的;另外一部分是體外機,也就是體外部分。他們兩者之間是通過頭皮下的一個磁鐵從外部把體外機吸上去,所以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對于成人來說,保養(yǎng)好,維護好的話,是不可能掉的,多半都是孩子才會丟失。
同時,龔教授表示,人工耳蝸體外機丟失后,是可以再重新配置一個的,價格也不會太貴。龔教授:體外這部分叫言語處理器,價位低、中、高檔不一樣,2、3萬,3、4萬,5、6萬或者最好的,我估計也不過7、8萬。如果實在找不到,換一個新的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手術,不需要開顱。廠家:會提供備用機隨后,記者也聯系了李女士弟弟所丟失人工耳蝸的生產商澳科利耳醫(yī)療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已經了解了李女士弟弟的情況,并且已經做出了相應的應急措施。工作人員:一是我們會提供備用機借給他用,如果是真的找不到了需要再購買的話,不會涉及到手術的問題,而且我們后期的保障也不需要擔心。
廠家:不存在營銷炒作近幾年,人工耳蝸丟失的事件時有發(fā)生,記者查詢發(fā)現,從12月以來,全國就發(fā)生了四起“耳蝸丟失”事件。高頻率的人工耳蝸丟失事件,再加上李女士發(fā)布消息中一些不太專業(yè)和較夸張的說法讓有些人質疑,是否為商業(yè)營銷,對此,人工耳蝸的生廠商表示:工作人員:您看今年有3、4起人工耳蝸丟失的事件吧,其中好像有兩起都是我們家的產品,可能也是因為我們家用戶最多,按照概率來算好像是營銷。但是您說營銷或者什么其他的手段,這個東西真的是不存在的。
當事人:對于炒作的質疑很生氣而作為消息的發(fā)布人李女士最后也告訴記者,她沒想到當時發(fā)出的消息會引起這么大的動靜,她現在只想盡快找到弟弟丟失的人工耳蝸,如果實在無法找到,也會考慮其他辦法,不會再繼續(xù)尋找了。李女士:這個我很生氣,就是大家抓著的點跟我關注的點完全不一樣。現在我弟正跟著我一起找,我準備今天(20日)能找到就找到,找不著就不找了。我們的第一選擇是找到原配機,第二選擇是再配一個耳蝸,第三選擇是我們再做一個新的人工耳蝸,這個東西只是各種可能性而已。也拜托大家不用再幫我轉發(fā)了,我會最后給一個結論,對于20萬啊、開顱啊什么的質疑我都會給一個解釋。感謝善良的人們你們的善心是值得的希望人工耳蝸能盡快找到。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