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唐朝散發(fā)著令世界矚目的光芒。
這一時期的輝煌,即便放到全球視野下,與同時期的歐洲相比,也有著壓倒性的優(yōu)勢,甚至毫不夸張地說,
如果讓那時的歐洲人來長安轉(zhuǎn)上一圈,西方的信仰體系說不定都會受到巨大沖擊。
一切得從唐朝的開國說起,唐高祖李淵建立大唐后,冊立大兒子李建成為太子。但二兒子李世民戰(zhàn)功赫赫,麾下聚集了一幫能征善戰(zhàn)之士,自然對皇位心生覬覦,兄弟間就此分成兩派,明爭暗斗不休。
李建成一派因他善于處理政務(wù),以文治見長,穩(wěn)定后方;李世民則憑借無數(shù)次戰(zhàn)場上的出生入死,為大唐開疆拓土,軍功卓著;至于老四李元吉,純粹是跟著李建成瞎起哄,沒什么主見,卻也攪和在這權(quán)力的旋渦之中。
矛盾在玄武門徹底爆發(fā)。
李世民向李淵告狀,稱李建成、李元吉與后宮嬪妃有染,李淵怒令二人進宮對峙。誰能料到,李世民早已在玄武門設(shè)下埋伏,當李建成、李元吉踏入宮門,剎那間,箭如雨下,二人就此殞命。
緊接著,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帶兵沖進宮中,逼迫李淵傳位于他。這場驚心動魄的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登上皇位,是為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大幕也就此拉開。
李世民上位之初,便深知“做人”的重要性,尤其是作為皇帝,人格魅力關(guān)乎國運。在他眼中,隋煬帝就是一本行走的“人肉錯題本”。
隋煬帝剛愎自用,聽不進諫言,最終眾叛親離,李世民反其道而行之,大力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諫。
朝堂之上,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大臣毫不留情地批評皇帝,“陛下,您近日是否有些驕傲自滿,懈怠朝政啦?”,
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笑著點頭,虛心接受,還鼓勵大臣繼續(xù)暢所欲言。這種胸懷和氣度,在封建帝王中實屬罕見,迅速為他贏得了大臣們的忠心與百姓的愛戴。
在居住方面,隋煬帝奢靡無度,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搜羅天下奇珍異寶填充其中,后宮更是佳麗如云,盡是些網(wǎng)紅臉般的鶯鶯燕燕。
李世民卻截然不同,他直接住進隋朝舊宮,不搞大興土木的裝修,一切從簡。
他選的妻子也多是賢良淑德之人,長孫皇后明理大氣,時常在李世民沖動時好言相勸,助他平衡朝堂關(guān)系;徐賢妃才情出眾,能在關(guān)鍵時刻給出睿智建議;就連后來那個掀起波瀾的武姓女子,最初也是以才情入宮,可見李世民選妃的眼光與隋朝的荒淫截然不同。
文治方面,李世民更是有著高瞻遠矚的眼光。
隋朝創(chuàng)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被他視作治國良方,大力推行。三省六部制下,皇帝之下分設(shè)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又下轄兵部、禮部、工部、刑部、戶部、吏部六部。
就拿改善公共設(shè)施一事來說,若有百姓反映景點女廁不足,中書省負責起草方案“公廁太多,應(yīng)增加女廁”,門下省進行嚴謹審核,確認無誤后,尚書省安排六部中的相關(guān)部門全力執(zhí)行。
如此一來,決策不再是皇帝一人的獨斷專行,而是經(jīng)過多部門層層把關(guān),既提高了決策的科學(xué)性,又分散了權(quán)力,避免了權(quán)臣專擅。
科舉制更是打破了以往察舉制的弊端。察舉制下,當官靠的是領(lǐng)導(dǎo)的主觀判斷,“品學(xué)兼優(yōu)”的地主家傻兒子們常有機會平步青云,真正有才華的寒門子弟卻被拒之門外。
李世民大辦科舉,給了無數(shù)窮人逆襲的希望。
不論出身貴賤,只要有真才實學(xué),都能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為國效力。這一舉措猶如一股春風(fēng),吹遍大唐,讓社會各階層都充滿了奮斗的動力,整個國家朝氣蓬勃。
文化交流上,大唐的魅力吸引了全世界。大唐既富有又有深厚文化底蘊,西方人紛至沓來做生意,東方國家如日本,更是頻繁派遣唐使前來學(xué)習(xí)。
日本幾乎把能學(xué)的都照搬回去,從政治制度到建筑風(fēng)格,從文字到服飾,活脫脫一個唐朝的“買家秀”。
當時的長安街頭,隨處可見不同膚色、不同服飾的外國人,熱鬧非凡,儼然是世界的中心。
與吐蕃的交流也是貞觀年間的一段佳話。吐蕃首領(lǐng)松贊干布對唐朝公主仰慕至極,多次求娶。起初太宗未應(yīng)允,松贊干布便時常騷擾邊境,太宗權(quán)衡之下,從宗室中挑選了文成公主嫁給他。
文成公主篤信佛教,攜帶大量佛像入藏,將漢傳佛教帶入了這片土地。無獨有偶,松贊干布還迎娶了尼泊爾公主,印度佛教也隨之傳入。漢傳佛教、印度佛教與吐蕃本地宗教相互交融,歷經(jīng)歲月沉淀,逐漸形成了如今獨特的藏傳佛教。
貞觀之治,短短幾十年,卻鑄就了大唐不朽的傳奇。
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武力強大,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一個盛世該有的模樣。
這一時期的輝煌,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世界文明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影響深遠,穿越千年,至今仍熠熠生輝,讓后世之人不斷回味、敬仰。
大唐盛世,就像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歷史的巔峰,向世人訴說著那段震撼古今的傳奇故事,吸引著我們?nèi)ヌ綄、去追思那個偉大時代背后的點點滴滴。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