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這樣的一個漢子 ——雍正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至今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相比之于現在的小鮮肉電視劇,《雍正王朝》各方面都顯示出上一輩電視劇人的用心。這部電視劇講述了雍正從九子奪嫡到最終去世的經歷,完整的展現了雍正皇帝的人生。
在這部電視劇當中,隨著劇情的進一步深入,雍正成功的接替康熙登上了大位。登基的雍正一方面要穩(wěn)住朝中的不穩(wěn)勢力,另一方面則開始了自己改革朝堂的一系列舉措。
在這些舉措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那就是“火耗歸公”。火耗歸公是雍正解決康熙遺留下來的吏治問題的一大重要方法,在當時有力的澄清了吏治;鸷臍w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火耗歸公其實就是將官場上的一項陋習進行了改變,將官員用來貪污的借口變成了國家的正式收入。通過這一方式,雍正不僅增加了國庫收入,同時也剎住了貪官污吏的不良之風,算得上是一舉兩得的措施。
01火耗歸公究竟是什么
所謂的火耗,有的時候又被稱之為“耗羨”。指的是古代地方官府在征收賦稅的時候,在規(guī)定的賦稅金額之外再多征收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金額并不會納入到國庫當中,也不會出現在地方賬戶上,而是全部進了官員的腰包。
為什么地方官府會多征收一部分賦稅呢?這就跟古代賦稅的征收方式有關了。在唐朝實行兩稅法之前,地方官府征收來的賦稅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并非貨幣,而是實物,包括糧食,布匹和一些供給皇家所用的物品。
唐朝中后期國勢衰微,國內動蕩,人民流離失散,土地荒蕪,稅收也就逐漸收不上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唐王朝進行了財政改革,實行兩稅法,對賦稅征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簡化,提高了賦稅征收的效率,這為張居正的改革提供了基礎。
到了明朝萬歷時期,隨著土地兼并的大量發(fā)生,再加上對外戰(zhàn)爭,明朝也出現了國力不支,國庫空虛的情況。得到萬歷皇帝支持的張居正也將目光投向了稅收政策,他實行一條鞭法,規(guī)定將所有的田賦和其他雜稅整合到一起,并要求老百姓繳納銀子作為賦稅。
這種方式在當時同樣起到了積極作用,可問題的隨之產生。明朝雖然有大量白銀流入,可問題在于,老百姓畢竟還是窮,不可能有整塊整塊的銀兩。地方官府從小老百姓手中征收到的大多是一些散碎銀子,為了統(tǒng)計和收納的方便,地方官府需要先將這些散碎銀兩融化成銀錠,然后才能正式上交國庫。
散碎銀子本身會出現一些氧化,再加上這些銀兩成色參差不齊,在熔化重做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發(fā)生重量不對的情況。地方官府于是想到了一條補充的辦法,那就是在征收復稅的時候多征收一部分,從而在數量不對的情況下對賦稅進行補充,這部分額外繳納的銀兩就被稱之為火耗。
最開始的時候,地方官員倒還都老實。可隨著明朝吏治腐敗的加劇,火耗逐漸成為地方官員斂財的方式。火耗在征收的時候沒有具體的標準,征收完之后也不會進入政府賬冊。這就相當于有了一條綠色通道,貪官污吏根本就不用擔心會被人抓住把柄。
滿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為了維護其自身統(tǒng)治,幾乎將明朝的制度完完整整的繼承了下來;鸷囊脖磺宄赜昧讼聛,可隨著清代政權的穩(wěn)定,相應的問題也就出現。
雍正皇帝上任之后,為了澄清吏治,打擊貪官,在一眾大臣的反對之下,堅決實行了火耗歸公這一制度。火耗歸公就是將地方官府收上來的火耗銀一并算入地方財政,相應的收入納入政府賬冊。
有了來自朝廷方面的監(jiān)督,地方官員再也不敢打火耗的主意,不僅火耗銀兩降了下來,而且貪官污吏也沒有了合法貪污的來源。對于貪官污吏們來說,這當然是不能接受的事情,雍正皇帝又將如何應對呢?
雍正皇帝的權利并非直接構建在老百姓的頭上,而是構建在官僚地主的頭上。既要推行火耗歸公,又要讓這些官僚地主們閉嘴,雍正皇帝于是出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這才將火耗歸公推行了下去。
02火耗歸公的配套措施
清朝沿襲了明朝的大部分制度,而這其中就包括官員的低俸祿。拿著低廉俸祿的官員有著十足的貪污動機,當雍正皇帝實行火耗歸宮之后,這些人自然有苦難言,滿身怨氣。
雍正皇帝并非身于深宮之中,長在婦人之手的皇帝。他經過激烈的斗爭才最終登上皇帝的寶座,所以他完全明白手下官吏的所思所想。為了讓這些官員們全力推行火耗歸公,雍正皇帝一邊打一邊拉,這才讓底下的人沒有了怨言。
低俸祿是順治康熙立下的規(guī)矩,祖宗成法不可變,雍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給人留下不尊重祖宗的話柄。不過他卻想著另外一個主意,那就是給官員們分發(fā)養(yǎng)廉銀。
山西試行火耗歸公之后,雍正皇帝交出了一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卷。山西當年上繳火耗銀43萬兩,但雍正皇帝并沒有將其全部收入國庫,而是進行了合理的分配。雍正將其中的20萬兩用于彌補朝廷的虧空,9萬兩用于公費支出,剩下的10多萬兩則拿來作為官員的養(yǎng)廉銀。
有這一筆錢作為基礎,山西知縣級別的官員都能拿到最少500兩的養(yǎng)廉銀,自然不再有人對火耗歸公提出疑問。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一來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二來限制了官員的收入,控制了貪污,三來朝廷也增加了收入。
一邊拉,一邊還得打,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雍正皇帝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臣李衛(wèi)負責火耗歸公的相關事宜。李衛(wèi)可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再加上他為官清廉,敢說敢做,火耗歸公這才站穩(wěn)了腳跟。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方法,雍正皇帝還有他的獨門絕招,那就是秘密情報制度。雍正皇帝將原本屬于一些高品級大臣的密折專奏權下放,甚至連一些小小的知縣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權利。
更為關鍵的是,密折專奏直接交到雍正皇帝手中,任何人不得拆開查看。這就相當于給所有人加上了一副手銬,貪官污吏們必須時時刻刻小心自己身后的眼睛,不然的話,指不定哪一天就被莫名其妙的治罪了。
在雍正皇帝的一系列鐵腕手段之下,火耗歸公這一政策被完完整整的推行了下去。有力的解決了康熙晚年遺留下來的吏治問題,為乾隆盛世的到來創(chuàng)造了條件。雍正皇帝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他留給乾隆的卻是一個無比強大的王朝。
03總結
政治從來就不像我們想象之中的那么簡單,在各方利益犬牙交錯的情況下,要想真正實行一下對人民有利的舉措,那就必須付出相應的努力。為了推行火耗歸公,雍正皇帝幾乎動用了全部的方式。而這也給雍正皇帝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官員們的收入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因此也就在背地里對他各種譏諷。成非凡之事須得是非凡之人,雍正皇帝就是這樣一個非凡之人,生前的名聲沒有享受到,生前的罵名他也不屑一顧,這才將好的措施推行了下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