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中國互聯網上的性別對立變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覺醒、女性爭取權利,也看到越來越多男性女權主義者,但在《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顯示中國女性的地位卻是每年都在降低.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開始出現“恐男”情緒,與此同時,嘲笑直男也似乎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和收割流量的財富密碼.
為什么性別對立的話題會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經久不衰呢?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商業(yè)需要.隨著電商的發(fā)展,消費主義的觀念也逐漸被植入到女性的意識中.某電商公司的培訓圖顯示根據電商公司的數據統計結果,按照家庭消費力進行排行的話,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此圖片一經曝光便迅速爆紅網絡,從此行業(yè)內基本達成了一項共識:抓住女性用戶才能牢牢占據消費市場.于是,各種商業(yè)機構開始不斷給女性灌輸買買買的概念.一方面通過貶低男性來提升女性的優(yōu)越感,比如設立光棍節(jié),不斷讓女性認識到自己的群體是稀少的一方,比較珍貴;電商主播帶節(jié)奏請女生給男生送禮物,縱容評論區(qū)中“他不配”的評論刷屏;宣揚買不起車子房子的男人不配娶到老婆等.另一方面,通過不斷的吹捧女性,提升其物質需求,讓其有一種“非高富帥”的男生高攀不起自己的感覺,比如設立“女王節(jié)”、“女生節(jié)”、“女神節(jié)”;不斷給女性灌輸“衣柜里總缺一件衣服”的念頭;一直強化不論你的收入、能力、年齡和外貌,只要你吃穿住行都是比較 的標準,你就是高人一等的自我認知.
其次,吸引流量,提升關注度.眾所周知,自媒體行業(yè)給很多人提供了一條致富之路,同時也降低了發(fā)稿的門檻.只要你可以吸引到流量,通過點擊、轉發(fā)、評論的相關數據就可以得到比較可觀的廣告分成,哪怕是損人利己,在金錢面前,那又算得了什么.相對于其他話題,性別對立的話題完美的吸引了男性和女性全部的用戶群體參與討論,很容易通過以偏概全的手段刺激評論區(qū)站隊爭吵,從而達到帖子熱度不斷升高,從而帶來更多收入的目的.
無論是商業(yè)機構或是自媒體人,表面上看來都從挑起性別對立的行為中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實際上,這種行為會導致年輕人更難在合適的年齡段組織美滿的家庭,從而讓青少年人口不斷減少,從更長遠的時間維度來看不利于商業(yè)模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多少有點竭澤而漁的意思.另外,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獨立于社會之外存在,傳播這些信息的人本身不會被其誤導,但卻無法保證自己的親人朋友,自己的兒女受到相應的不良影響.
因此,希望有關部門能有盡快引起注意,對這種不好的聲音加以正確的引導,不應讓挑起男女對立成為收割財富的捷徑,肆無忌憚的危害祖國的花朵.(禾蓓青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