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吃飯”揠苗助長式教育不可取
時間:2018-08-30 09:5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8月26日中午,河南商丘睢縣高級中學食堂內,因板凳被撤,學生們排隊買飯后只能站著就餐。而校方表示,此舉是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提高學生就餐效率,以便節(jié)約時間去學習。(澎湃新聞,8月27日)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校也是拼了,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全部利用起來。有的學校是假期補課,有的學校把音、體、美課全部換成語、數、外,還有這種不走尋常路的“站著吃飯”的,在“一切為了教育,一切為了孩子”的號召聲中,把學習變成了任務,把學生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在這種向死而生的學習氛圍中,令人感到不安。讓學生站著吃飯,是節(jié)約了時間,但是也是否考慮過學生的身體呢?
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不管是歷史還是現今,正常的就餐方式都是坐下來,用餐具品嘗桌子上的美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么如果坐著吃飯只會浪費時間,而沒有其他好處,那早就被歷史長河淘汰了,不會延續(xù)到今天?梢钥吹降氖亲燥垼粌H有助于消化食物,更能讓精神放松,緩解半天學習帶來的壓力與疲憊。
有句話叫“事半功倍”,意思是只用一半的力氣,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坐著吃飯何嘗不是呢?本來學習都是很費體力和腦力的事情,半天下來得不到舒緩,而是緊緊張張站著吃飯,你認為飯后回去會立馬就投入到學習中嗎?可想而知,是不可能的!睹献·公孫丑上》講了一個“揠苗助長”的故事,“站著吃飯”是不是新版的“揠苗助長”呢?
吃飯要細嚼慢咽,學習要勞逸結合。一味的強調抓緊和節(jié)約時間,人為的去強迫學生站著吃飯,不但在是否能夠提高學習成績上打個問號,而且在學生的身體健康方面也是埋下了深深的隱患。也許這些決策者的初衷是好的,但教育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教育出有體魄、有擔當、有思想的合格人才。
在提倡全面發(fā)展的今天,應試教育的陰影還久久揮之不去,迫切解決的不是有沒有凳子吃飯,而是有沒有真正意義的變革。教育以什么姿態(tài)面對世界,這是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共同譜寫的,相信這種“拍腦門”的決策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會越來越少。任俊杰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