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 讓遠離的親情漸漸回來
時間:2017-09-28 12:00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手機是信息化的工具,是時代的產物,現(xiàn)今社會,手機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非要選出一種全民性的生活方式或運動項目,不是廣場舞,不是搓麻將,不是斗地主,不是網(wǎng)游,不是旅游,不是籃球賽,不是世界杯,而是玩手機,F(xiàn)在的男、女、老、少,都喜歡成天拿個手機玩,不管是吃飯聚會、還是休閑放松的時間,大部分人都低頭拿著個手機在看,這種成天低頭玩手機的人被稱為“低頭族”。
一、手機對于我們生活的影響
看看視頻、聊聊微信、打打游戲、拍拍照片,這是人們每天都要進行的“工作”。手機帶給我們很大的便利,同時手機也讓我們失去很多珍貴的東西。不錯,現(xiàn)在的社會,手機是我們交流和聯(lián)系的一款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不是我們的生活,不是我們的全部。不要沉迷于手機,漠視了世態(tài)人情。
曾經(jīng)看到一則新聞說,一家人給老人過生日,席間,每個人都在玩手機,根本對老人、對生日、對飯菜漠不關心,于是老人氣得將飯桌掀翻,很多人不解老人為何如此,紛紛離去。我覺得這個新聞有很強的代表性,過度的玩手機會讓親情離我們遠去,這正是今天手機生活的縮影。當今社會,有多少悲劇的發(fā)生不是因為玩手機而讓人追悔莫及?因為玩手機而變的冷漠,因為玩手機撞電桿,因為玩手機而不接送孩子上學不給孩子做飯,因為玩手機而發(fā)生嚴重的交通事故,因為家長癡迷玩手機對孩子疏于看管而發(fā)生溺亡等等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shù)。手機對我們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嚴重,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悲劇與慘痛的教訓。
二、玩手機的危害
。ㄒ唬╅L期玩手機,尤其是亮屏的手機,對我們的眼睛很不好,會讓我們患近視眼的幾率增加,而且看手機時間越長,眼睛越容易干澀,也會增加患結膜炎的概率;手機的輻射性很強,長時間玩手機會出現(xiàn)惡心,疲勞等不良反應,使我們的身體的免疫力降低,而且會刺激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讓我們的記憶力減退或者智力下降;長時間用手機打電話或者聽音樂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影響,尤其是帶著耳機聽歌的人群,如果長時間讓耳朵得不到休息,會增加患耳鳴的幾率。成天低頭玩手機對脊椎傷害很大,影響視力,對我們的健康危害巨大,還會讓我們對手機產生極大的依賴性,最終會大大降低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ǘ╇S著社會的發(fā)展,許多中小學生也佩帶了手機,隨之帶來的則是更多的隱患:(1)考試作弊:不少學生利用手機在考試中發(fā)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學在網(wǎng)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這樣不僅嚴重違反了考試規(guī)則,擾亂了正?荚嚫偁幍墓叫,也讓部分學生厭惡學習,養(yǎng)成依賴思想。(2)攀比成風、鋪張浪費:學生買手機,很多人都是因為看見其他同學有手機而眼紅,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機好在同學面前炫耀。手機的更新?lián)Q代越來越快,功能也越來越全面,手機功能的攀比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促使學生不能把心思用在學習上。(3)手機管理引發(fā)矛盾:學校是公共場所,手機存放非常不便,導致部分同學手機經(jīng)常被偷。由于學校明令禁止帶手機進校園,手機得不到學校保護,導致同學間相互猜疑,影響同學關系,影響正常學習、生活秩序。(4)手機陷阱:如今,利用中獎、謊稱家人出事行騙的短信比比皆是,?吹綄W生因電信詐騙而付出金錢與生命的新聞,學生們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沒有社會經(jīng)驗,很容易上當受騙。(5)沉迷于游戲:現(xiàn)在很多學生帶手機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打游戲,在很多公共場所,可以看到一群學生圍在一起玩王者榮耀,甚至還有的學生寫作文都是引用游戲內容,可見游戲對他們的影響之大。
三、如何避免玩手機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ㄒ唬┯檬謾C時先把屏幕調到適中,不要太亮,減少對眼睛的傷害;晚上睡覺時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邊,減少輻射;用手機打電話或聽歌時間不要太長,注意保護自己的耳朵。
。ǘ┙怪行W生攜帶手機到學校,學校配備公用電話讓學生使用,課間多開展科學、易學的活動,多組織夏令營活動等,增強孩子們的真實生活體驗感與樂趣,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老師和家長多向學生講解一些防詐騙知識,播放一些防詐騙的視頻,讓學生遭遇詐騙時可以找到解決辦法;放學回家,家長要以身作則,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多帶孩子出去玩或者和孩子做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讓孩子有事可做,減少他們接觸手機的機會。
(三)和家人朋友聚會的時候,要學會放下手機,親情和友情也是需要用心去呵護、經(jīng)營的,多和家人朋友溝通交流,增進感情。閑暇時多陪家人出去走走,接近大自然,凈化心靈,不要讓手機阻礙了我們的心靈和親情。
拒做手機“手”,伸出我們有愛的雙手,幫助更多的人,讓我們的生活回歸健康,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這個大家庭中,從我做起,讓奉獻愛心、親情、友情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為公眾健康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王義寧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