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013《民族文學》年度獎”在北京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頒獎。圖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白庚勝在典禮中致辭。 劉舒凌 攝
“2013《民族文學》年度獎”28日在北京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頒獎。
年度獎23篇獲獎作品系從2013《民族文學》漢、蒙、藏、維、哈、朝6種文版中評選。其中,漢文及各民族作家母語原創(chuàng)作品被稱為年度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新收獲和新突破。尤其回族女性作家馬金蓮漢文小說《長河》獲賽事評委評價為“近年中國中短篇小說新成就”:小說和當代知名作家蕭紅《呼蘭河傳》一樣寫出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苦難中的人性美,寫出死亡的潔凈和生命的尊嚴。
作家葉爾達的蒙古文散文《天邊,遙遠的月光》解讀歷史人物阿穆爾薩納的人生悲劇,思考準噶爾汗國的滅亡,被視為蒙古文歷史文化散文典范。
原創(chuàng)小說、散文、詩歌之外,今年獲獎篇目中有翻譯作品12篇,其原作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莫言的《透明的紅蘿卜》。
獲獎譯者中有雙語作家、知名翻譯家以及文學翻譯新人,較為齊整地展示出中國少數(shù)民族 譯者的水準。北京大學學者多蘭將海明威作品《老人與!窂挠⑽闹苯臃g成蒙古文,以其“深刻、完美詮釋小說的藝術風格”而獲獎。多蘭表示,他認為中國各民族讀者也應通過從外語到母語的直接翻譯接觸世界文學名著,也提倡把各民族文學經典譯為漢語、外語,此次獲獎可說是對其翻譯理念的鼓勵和支持。
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白庚勝則在典禮致辭時肯定了民族文學雜志社所做工作。他表示,在中國很多文學雜志走向低迷、發(fā)行量急劇下降時,民族文學雜志社高舉民族團結大旗,為國家安定團結做出貢獻;今年與國家民委合作發(fā)起中國少數(shù)民族電影工程,已有7部作品開拍,工作非常出色;此外,雜志社還與周邊五個國家開展合作,在對外文學交流方面做出品牌。中國文學界應好好總結其中所展現(xiàn)的文化含量和高度。
民族文學雜志社和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合辦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我的中國夢’征文”同日揭曉。這項備受各地多民族作家關注的賽事中,白族作家那家倫《云南往事》、朝鮮族作家南永前《希望和夢想》等16個民族30篇散文及詩歌獲獎。
評委在評語里指出,獲獎作品中呈現(xiàn)出各民族作家感受本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變遷、現(xiàn)實風貌,闡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理想、家庭和個人的夢想。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