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好認(rèn)識伍佰的團隊,就想,這或許是個機會。”時年26歲的原普徠公司員工尤尤成功地幫崔健申請了這次登臺演出。之后,就是2005年9月24日的首體演唱會,“陽光下的夢”。崔健的“封殺”狀態(tài)徹底解除。
尤尤問崔。“你說過,年輕人永遠是對的。那么你能不能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崔健想了想說:“好。”她就這樣做了崔健的經(jīng)紀(jì)人,一直到今天。
許多人都在思考這段“封殺”的歷史,試圖理解它與崔健的關(guān)系。《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主筆王小峰采訪他:你的成功是否來自對你的限制和壓力?崔健沉下臉說:你這么問是對我的侮辱。
王小峰把意見寫在了博客里:“我并沒有小看崔健,也沒有侮辱他,這是事實……崔健的很大一部分魅力來自他的叛逆,這種叛逆的反作用力確實來自對他的壓抑,生活中的和官方的。”
被崔健稱之為“中國最早研究搖滾樂的人”的曹平見解頗為獨特:如果不是“封殺”,崔健的地位可能會下降,“放開了演,商業(yè)上他會獲得的利益更大一些,但可能觀眾也看膩了。”
“封殺”未嘗不是一種機遇,文博提起自己的往事:北京交響樂團強迫“七合板”樂隊解散,也勸退了“執(zhí)迷不悟”的崔健,但不久就無法忽視社會對電聲樂隊的需求市場。文博在團里找?guī)讉樂手,以歌舞團的名義搞演出,每人分得的收入可達工資十倍以上。
1990年左右,他以這些樂手為核心,停薪留職去福建等地的歌廳演出了兩年,有時候一個人每月能分上萬塊。
2012年:“你可以隨便站了,你卻站不起來了”
“封殺”的年代遠去了。不知不覺間,當(dāng)年那個眼神鋒銳、一身綠軍裝的憤怒青年已屆知天命。“改革開放”也早過了它在中國的三十周歲生日。
幾十年來凌晨五點睡覺、下午兩點起床,崔健眼袋還是很深。他從不碰毒品,酷愛游泳健身。當(dāng)時總桀驁不羈抿著的嘴角,現(xiàn)在時常露出笑意,下巴上總是刮得很干凈的胡茬已經(jīng)見白。聊起當(dāng)年批準(zhǔn)他上臺演唱《一無所有》的王昆,他說:永遠都應(yīng)該感謝她。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