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寫好信,郵寄前有一道工序是用膠水封口,并貼上郵票。如果是十分重要的公函,為避免有人隨意開拆而失密,還會在封口處蓋上章,掛號郵寄,稱為掛號信。
古代官方公文的投遞也不例外,只不過在紙張普及以前的戰(zhàn)國至漢魏時代,人們在竹簡或木牘上撰寫公文,寫完后用繩子捆扎起來,再用特制的泥巴在繩子打結(jié)處將其封住,并蓋上印章,以防郵寄途中有人拆封偷看。由于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干燥堅硬后的泥團稱為封泥,它既起到了禁止開拆的保密作用,也是一種特殊的官方郵票。
秦始皇“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是古代罕見的集 與勤勉于一身的皇帝。
他每天要審看重達60公斤以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文,由于竹簡用繩子連起來會有相當長度,木牘常常是疊起來放置累得很高,所以后人才有“連篇累牘”的成語來形容文字的冗長。 通信使用的木牘通常為一尺見方,因此信件也被古人稱為“尺牘”。用木牘通信時,上面必須復蓋一塊木板遮住木牘上的文字以保證書信保密, 這種蓋板就稱為“檢”,相當于信封。在“檢”上面書寫收信人和發(fā)信人姓名,稱為“署”。然后,用繩子把兩塊板沿著預先刻制的繩槽捆扎在一起,然后在稱為“印齒”的檢板中心處將繩子打結(jié),并封上特制的泥巴再蓋上印,就完成了操作。
至于古代用于公文通信的竹簡,書寫完成后,要緊緊地卷起來,再用特制的泥土封死,蓋上印章方能交付郵遞。
現(xiàn)代人收到信件后,有一個拆封過程,古人收到通信簡牘后也少不了這一過程。
古代國家工作人員在拆封簡牘公函過程中,會拆下并丟棄大批相當于今天廢信封和郵票的封泥,中國財稅博物館有幸收集到為數(shù)不少的此類秦代封泥,它是秦代官署當年清理出來的垃圾,今天卻成了人們研究秦代職官制度及其管轄隸屬的重要文物。例如:少府、鹽官、鐵官等印章就是當年財政稅務(wù)部門公文往來的紀錄,少府是秦朝管理皇室財政的官署,鹽官、鐵官則是負責征收國家鹽稅、鐵稅的稅官。由于封泥比銅印難保存,所以存世的銅印遠比封泥多,一個博物館能獲得為數(shù)不少的秦代封泥就顯得格外難能可貴了。
同時,封泥也是古代印章文化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chǎn)。清末安吉籍的篆刻大師吳昌碩印作中,那種高古雄渾,大氣磅礴的風貌,無不留有封泥的氣質(zhì)和古韻。他是從封泥中吸取養(yǎng)份,且最有成就的一代宗師。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