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天辛大師 佛教禪修音樂的藝術魅力(3)
時間:2015-06-14 19:04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很多人認為喜歡聽佛教音樂和學佛學是迷信,其實這是非常膚淺的想法,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弄明白佛教音樂與佛學的內涵。佛教梵唄音樂傳承了 “周朝禮樂漢時衣 ”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功能,是歷史上形成的客觀存在,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心理需求。而佛教梵唄音樂與心理治療 的實踐既能反映歷史的厚重,又能滿足現(xiàn)代心理治療的客觀需求。深入探討,發(fā)揮其優(yōu)勢,使宗教切合時代、和諧社會,使教界、學界、藝術界和普通人共同受益,讓學者、藝術家、心理治療工作人員都具有宗教體會,在對話中形成共識。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結合,更使佛教梵唄音樂能為寺院、民眾所接受,從而發(fā)揮其弘法利生的功能。梵唄既能為宗教服務,也可拉近與社會的距離。目前佛教梵唄音樂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挽救與保護的重點,保護只是根本,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傳承。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達,豐厚的物質生活卻為現(xiàn)代人帶來了各種層面的身心障礙和困擾?梢姇r代再進步,科技再發(fā)達,卻始終無法解決人的生與死這個根本性的大問題。在發(fā)掘多元文化與當代教育資源的同時,佛教的中觀唯識心理學認為,佛教梵唄音樂可以為社會、為世界發(fā)揮更大更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音樂本身雖說能夠表達人的內心情感,但佛樂的這種情感卻不是流行音樂中的個人對生活的憤怒、彷徨、迷惘等,而是對人內心情感的一種詮釋。佛樂經常會給人一種明明白白的光明感,沒有混沌,只有感動,每一個符號都好像是一層樓梯,慢慢地延伸到菩提樹下!斗ㄈA經》中說道:“或以歡喜心,歌唱頌佛功德,乃至一小音,皆共成佛道 ! ”佛教音樂給眾生帶來的成就,具有禪味,佛樂就是“音樂禪”!

  三、佛教音樂的類型及代表作品

  佛教音樂大體上應包括兩種類型:一是以音樂的形式進行的法事伴奏,表現(xiàn)形式也是比較傳統(tǒng)的各種儀式唱念,這樣的形式更容易被僧人接受;二是側重點在于音樂,以樂曲來表達佛教思想和佛教意境,表現(xiàn)形式是將佛教的音樂特性和流行的旋律相結合,或者將一切古典音樂曲子與佛樂特性相結合。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