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內春拍最受人矚目的拍品非過云樓藏書莫屬。6月4日,這批由海內外孤本、宋版《錦繡萬花谷》全八十卷領銜的179種、1292冊組成的過云樓藏書在北京匡時[微博]以2.162億元的天價被江蘇鳳凰集團競得,創(chuàng)下了中國古籍拍賣的世界紀錄。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6月11日,北京大學突然決定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收購過云樓藏書。6月20日傍晚,國家文物局就北京大學和江蘇鳳凰集團為國寶級古籍“過云樓藏書”之爭給出復函,認定北京大學與南京圖書館同為國有收藏單位,將依據(jù)拍賣規(guī)則確定買受人,事件最終以江蘇鳳凰集團獲得藏書告終。
點評:一件拍品引發(fā)了一場古籍爭奪戰(zhàn),國家文物局、江蘇省政府、南京圖書館都被牽扯其中,這場文化事件也讓古籍善本收藏從少有人問津一下變成“炙手可熱”。據(jù)悉,過云樓藏書回歸江蘇后,將入藏南京圖書館,鳳凰與南圖將攜手進行學術研究和再版工作。江蘇鳳凰集團董事長陳海燕在接受采訪時亦表示,正因為北大的參與,才可能使“過云樓”之爭成為一個公眾文化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中國文博事業(yè)的關注,提升了大眾對中華古籍價值的認知。
藝術品基金
前兩年,一些金融機構紛紛進軍藝術品市場,推出藝術品基金,其中有不少藝術品基金今年到期。據(jù)了解,國內藝術品基金80%從拍賣市場出貨,但今年藝術品拍賣市場不再高歌猛進,早幾年高價入倉的藝術品很多在今年無人接手,這讓那些需要清盤退場的基金產品的退出之路顯得尤為艱險。據(jù)媒體報道,目前中國的藝術品基金尚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真正能掙錢的不到三成。在此情形下,藝術品基金開始謀求轉型,一些公司主動代理藝術家的作品,并且充當畫廊經紀人和投資基金的雙重角色,對藝術家進行全方位推廣,挖掘其商業(yè)潛力;還有一些藝術品基金將投資標的從書畫板塊轉向器物領域,茶葉、牛角、翡翠、紅木、象牙和壽山石都成為資本的目標。
點評:國內藝術品基金正在重復西方從擴張到萎縮的模式,而流動性差、缺乏管理、法律法規(guī)缺失、市場數(shù)據(jù)不真實、暗箱操作嚴重、退出機制單一等問題也讓許多投資者并不看好國內藝術品基金!皟H僅依靠低吸高拋賺取差價的藝術品基金很難存活下去,藝術品基金要持續(xù)發(fā)展,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要放棄炒作,扎扎實實做好服務。”面對“嚴冬”,基金人士也在進行反思。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