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兩岸文物交流20年紀事
時間:2012-12-22 20:59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毛青青

  據(jù)新華網報道,1987年11月,臺灣紅十字組織開始受理民眾回鄉(xiāng)探親。隨著兩岸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文化“尋根熱”也在島內升溫,“放行”大陸文物珍寶赴臺展出,成為臺灣各界的熱切期盼。

  1992年12月初的一天,數(shù)百位媒體記者、各界人士云集臺北桃園機場,等待一架載有“貴客”的華航飛機抵達。機內載有秦陵兵馬俑、滿城漢墓金縷玉衣等在內的110件大陸珍貴文物。它們從陜西、河北等地先匯集北京,再取道香港抵達臺灣。

  “我非常激動,非常緊張,就像要見情人一樣,因為已經心儀已久!”在機場,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林叔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哽咽了。

  以兵馬俑和金縷玉衣為主題的“大陸古物珍寶展”,于當年12月5日在臺北外雙溪的玉山莊藝術館開幕。兩岸文物界隔絕40余年后的這一“破冰之旅”,拉開了兩岸文物交流的序幕。

  “之所以選擇這兩部分文物,是因為它們最符合這次展覽的定位——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 觀賞價值的傳世珍寶。”參與籌展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研究員許青松許回憶說。

  展覽持續(xù)了6個月,轟動一時,共吸引了38萬人次的臺灣同胞前來觀展,還包括張學良夫婦、蔣緯國、李煥、郝伯村、吳伯雄、辜振甫等臺灣名流。

  20年前的盛況,許青松歷歷在目。他說:“這次展覽的最大意義,在于向臺灣同胞宣示了一個莊嚴的立場,那就是:兩岸中華文物為兩岸中國人所共有,為兩岸中國人所共保,亦為兩岸中國人所共享。”

  通過這次展覽,大陸文物專家與臺灣文物界一些重量級人物建立了友情與信任,為今后兩岸文物交流埋下伏筆。

  其中一位是臺灣“中研院史語所”殷墟研究泰斗石璋如先生。在許青松等大陸專家受邀到“史語所”演講時,年屆九旬的石璋如先生從頭聽到尾。當聽說大陸殷墟考古有新進展時,他特別興奮,請求大陸專家?guī)椭峁┫嚓P資料。許青松等經多方努力,滿足了老人的愿望。

  石璋如和李濟、董作賓等甲骨文研究大家一樣,去了臺灣后,就再也沒能回到殷墟。但有著共同歷史情懷的兩岸殷墟研究者,一旦“牽手”便成知音。

  “太陽剛剛照進樹梢,時光便進入黃昏。清風吹過,甲骨文就誕生在洹河河畔!2005年9月,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殷墟博物館落成。由董作賓先生用甲骨文撰寫的詩句鐫刻在了博物館入口。

  “聽說博物館需要,董作賓先生在臺灣的家人,專程寄來了這兩句詩文原跡的放大照片!敝袊鐣茖W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唐際根說。

  2010年,由社科院考古所提出的兩岸殷墟手工業(yè)研究,獲得了臺灣蔣經國基金會的資金支持!斑@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課題,卻是兩岸殷墟學術合作的開始!碧齐H根說。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

>>相關文章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