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收藏:熱門中的冷門
時間:2012-08-12 22:54 來源:四川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古籍善本收藏:
熱門中的冷門 文|林湜
古籍善本的
收藏算是
熱門中的冷門,雖然近幾年古籍善本的市場價格日益趨高,但是參與這一門類藏家人數(shù)還是相對較少。相對其他種類入門門檻高,且需要一定的學養(yǎng)這使得古籍善本拍賣市場顯出一種獨特的貴族氣質(zhì)。
古籍善本市場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注意也就是這十來年的事情,遠比繪畫和工藝品短的多。2002年4月,香港佳世得春拍中一件宋代張即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以887.41萬元港幣創(chuàng)中國手抄本古籍拍賣 價。2002年11月,中國嘉德以990萬元拍出《錢鏡塘藏明代名人尺牘》,再創(chuàng)歷年古籍拍賣 記錄……此外,由于國家增加了對文博系統(tǒng)的財政撥款,也進一步促進了古籍拍賣的活躍。
其實很多拍賣公司都是以古籍善本起家,嘉德的公司介紹開篇至今依舊是:“經(jīng)過中國嘉德的努力,諸多國寶級的珍品如‘翁氏藏書’、‘唐某素食魚帖’、‘宋高宗手書養(yǎng)生論’、‘朱熹春雨帖’和‘出師頌’等重要拍品,或從海外回歸大陸,或從民間流向重要收藏機構(gòu)。”其中最矚目的就是“翁氏藏書”在2002年被上海圖書館以當時的天價——450萬美元從海外回收。也是從這件事讓很多人意識到古籍善本的價值。這種價值并不只存在于一個小圈子中。2005中國嘉德又將過云樓藏書拍出了23,100,000的高價。古籍善本的升值趨向已經(jīng)非常明顯,而在2009年,隨著藝術(shù)品市場整體價格的整體走高,古籍善本價格也不例外。2010年中國嘉德拍品“明諸家書札八十五通”以35,280,000成交。幾年五月中國嘉德“陶叔獻輯兩漢策要十二卷”以48,300,000 成交。
而在幾年剛剛過去的秋拍中最受關(guān)注的應該是中國嘉德“季羨林先生藏書”專常在11月12日舉行的該專場 匯集季羨林先生舊藏中文古籍共165種,最終,該專場成交額超過1620萬元人民幣,成交比率高達98%。其中,董誥等輯《全唐文一千卷目錄三卷》清嘉慶十九年內(nèi)府刻本以494.5萬元拔得頭籌。這部書為殿本,紙張、印刷均為一流,且品相完好,極為難得。此外,《四部叢刊附二十四史》上海涵芬樓影印本以138萬元人民幣位列第二。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一百卷》明嘉靖二十八年刻本,《昌黎先生集四十卷遺文一卷集傳一卷》明東吳徐氏東雅堂刻本,《柳河東集四十五卷外集上下卷龍城錄上下卷附錄上下卷》明嘉靖間郭云鵬濟美堂刻本均拍出80.5萬元。以季羨林的學養(yǎng)和古籍本身的品相來看成交價并未顯示出真正的市場價值。這和古籍市場本身的特點有一定關(guān)系。古籍與書畫、瓷雜可以帶給人們直觀的感受不同,需要有較深的文化內(nèi)涵,入門門檻較高。受制于文化底蘊和資源,古籍的拍賣依然是一個賣方市場,規(guī)模相對較校
事實上,古籍與書畫、瓷雜收藏確有不同。書畫,春天拍出的可能在當年秋天就會重現(xiàn)拍場,而一個私人買家買到一部古籍往往會收藏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拿出來交易。相對于繪畫古籍造假也比較少。因為造假的實物材料和傳統(tǒng)印刷方式都要花大力氣,造假出來的產(chǎn)品賣價卻并不高,沒有太大的利益驅(qū)動,即使找到明清舊紙、舊墨,還不如直接賣更賺錢。常見的造假有以下幾種:一、杜撰書名、著者如果某一部書,前代公私書目都不曾記載過,在以后某一時期突然出現(xiàn),這部書可能是偽書。如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記》,不法書商竟將其篡改為《游記名山》,騙人上當。二、增刪刻書牌記刻書牌記是考證此書的出版人、出版地點和年代的重要依據(jù)。版本異同,價差很大。故增刪刻書牌記之事,在明清時期時有發(fā)生,如今雖未曾出現(xiàn),但也要多個心眼。三、割改序跋肆意割改序跋中的內(nèi)容,撤換序跋,冒充古刻舊刻而從中牟利。四、版本雜拼利用一本經(jīng)多次傳寫或印刷而形成各種不同的本子,雜拼成一書。古籍《唐詩品匯拾遺》十卷,不法書商硬把三種版式行款各不相同的書瞎拼一氣,冒充明成化間刻本。五、剜改目錄、卷數(shù)目錄是記錄圖書的書名、著作、出版、內(nèi)容的綱目。不法書商常利用同種書由于刊刻者、刊刻時間不同,目錄卷數(shù)產(chǎn)生差異的情況,篡改卷數(shù),刪割目錄,偽加編造,以殘本冒充全書。六、染紙造蛀,以充古籍采用染紙和偽造蟲蛀的辦法作偽。染紙作舊,明代有之,而近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古籍中還有很多細分,有原刻本、翻刻本、寫刻本、套色刻本等版本之分。原刻本,由于刻工精細,紙墨運用講究,一直是資深藏家的首眩重刻本,存世古籍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屬此類。其價值雖不及原版,但有兩種重刻本仍值得藏家關(guān)注:一是原刻本已佚失不存,重刻本成了存世的孤品;二是由 的刻書機構(gòu)所翻刻,因印刷工藝上的精美而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的重刻本。影刻本,就是先對出自名手的原刻本進行影摹,然后再上版雕刻,這類刻本多把宋元板原刻本臨摹得惟妙惟肖,故而其價值要比一般的翻刻本高很多。寫刻本,就是由擅長書法的人親自書寫上版。由于此類刻本多出于名書法家之手,且數(shù)量很少,所以也是古籍收藏中的難得的佳品。此外,還有活字本、套印本也是古籍拍賣中的主流,如套印本的價值往往高于同時期墨本的價值,所以一直都是收藏界追逐的熱點。專家還建議,對于普通收藏者,應盡量從明清時期的入手,以康熙、乾隆時期的寫刻精本為收藏重點。在同一時期的古籍中要把握“刻本優(yōu)于印本,初刻優(yōu)于翻刻,套色優(yōu)于單色,圖畫優(yōu)于文字”的原則。
一般而言,在皇宮內(nèi)用過的內(nèi)府本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而歷代查禁書目, 學者的批、校、抄、稿本要特別注意。一經(jīng)品題,身價百倍。這類書籍拍賣時比同類同版的要高出不少。另外,名人尺牘拍賣異軍突起,屢創(chuàng)佳績,現(xiàn)已在古籍收藏中牢牢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從時間上來看,國內(nèi)一些喜歡收藏古籍的愛好大都認為,1911年以前的書籍稱為古籍,而1949年之前的稱為解放前舊書。在國際上,各大博物館對中國古籍以清入關(guān)為界限,在此之前的古籍,無論官刻、私刻,均為善本。而國內(nèi)收藏界則以1795年為界,在此之前的均視為善本,因此古籍中又有乾隆版、康熙版、明版、宋版之稱。在宋元刻本極為罕見的前提下,藏家的收藏重點出現(xiàn)偏移。明代刻本,尤其是明嘉靖以前的刻本受到藏書家們極強的追捧。此外,今年以來,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的內(nèi)府刻本,也逐漸成為收藏熱點。
除了入門門檻較高之外,古籍的保護也比工藝品和繪畫困難,古籍外表一般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破損、霉爛或蟲蛀,一般來說在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保持藏書環(huán)境的空氣流通,注意防潮。二、避免陽光直射,要將書擺放在陰涼位置,并不時翻動一下。
三、在每冊書中,平均放3—4片靈香草祛蟲,切忌用樟腦丸代替,否則會使紙質(zhì)變脆,容易風化。
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古籍市場相對來說沒有繪畫和工藝品拍賣那么繁榮,但是古籍的升值空間確實毋庸置疑的,以回報率來看甚至會超過其他熱門種類。(當代藝術(shù))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