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冬青甜瓜在申城市場上幾乎已被遺忘。有老上海指點,本市寶山地區(qū)曾經出產海冬青。記者多方打聽,終于從寶山區(qū)農委一位負責人那里聽到了海冬青的故事!艾F(xiàn)在很少有人還記得海冬青了。”該負責人介紹。他說,海冬青很早就在寶山的楊行等地種植,是當?shù)爻霎a的一種名瓜。據(jù)1984年7月12日《解放日報》報道,當年寶山楊行海冬青甜瓜產量達到十萬斤,曾被列為1978年全國農業(yè)展覽會的名瓜。在他的記憶里,農村包產到戶前,就有農戶在種植,“那時農村的田基本上都用來生產糧食,種甜瓜只是‘挑水帶買菜’的副業(yè)!倍敃r海冬青頗受上海人青睞,這位負責人介紹:“成熟的海冬青,瓜皮和肉瓤都呈淡綠色,皮薄,肉甜,吃口不錯!
然而,曾經風光一時的海冬青如今卻已從市面上絕跡了。該負責人解釋,二三十年前,市場上甜瓜的種類很少,海冬青容易“顯山露水”,但后來隨著甜瓜種植技術的提高和新品的不斷涌現(xiàn),海冬青從種植成本、外觀、口感等方面,漸漸不敵新品甜瓜,消費群體也越來越少。為此,十多年前,寶山農委還費了不少力氣找到了海冬青種苗,專門就海冬青培育展開過課題研究,試圖“挽救”這一地方品種,“但盡管付出諸多努力,市場仍不見起色,最終只好放棄”。
這位負責人認為,正如一些傳統(tǒng)水稻品種最終被口味更佳、產量更高的新品替代,甜瓜市場也會面臨“大浪淘沙”。海冬青甜瓜的式微,從一個側面見證了農業(yè)科技的迅速發(fā)展,這是市場競爭和選擇的結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