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中儲糧自曝調和油行業(yè)亂象 橄欖調和油幾乎無橄欖油
時間:2012-10-18 14:11   來源: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很多人買調和油時心里都有很多小問號,食用調和油究竟由哪些油、依據什么比例調和而成?那些號稱是花生調和油、橄欖油調和油、深海魚油調和油的產品,究竟是什么油占主要比例?這些由來已久的疑問一直被廠家冠以"商業(yè)秘密",秘而不宣。

  中儲糧公布調和油配方引"行業(yè)地震"

  近日,中儲糧油脂公司公布了調和油產品的配方配比,這在全國糧油企業(yè)中還是第一次。很多人認為公布配方將會引起行業(yè)震動,可能會推動我國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的出臺。

  中儲糧油脂公司一款食用調和油新產品的發(fā)布引起了高度關注。與市場上大多數同類產品不同的是,這一次,在這款新產品的外包裝上明確標注著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油品的比例。率先公布成分比例,中儲糧油脂公司的舉動在很多業(yè)內人士看來不過是一種營銷、推廣的策略,但對媒體和公眾而言,卻是擊中了目前市場上食用調和油隨意勾兌、冠名混亂的要害。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花生油跟另外成分調和的也需要有標注,比如占到20%或者30%,無論是玉米油還是大豆油都要對它的名稱和含量進行明示。如果不明示,消費者就不知道里邊是什么跟什么調和在一起的,而不同成分油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生產廠家:橄欖調和油幾乎不含橄欖油      

  記者走訪北京的幾家超市發(fā)現,調和油的組成油料由三四種到八九種不等,但沒有一個品牌標注了各種油料的配方比例。面對廠家這樣遮遮掩掩的態(tài)度,消費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消費者:我從來不吃調和油,我吃壓榨的,因為調和油他們都說是亂七八糟的油擱一塊。

  消費者:摻的東西不知道,不清楚。

  有意思的是,這些調和油的價格差別明顯。比如同是橄欖調和油,最便宜的一款5升裝的賣55.9元,而最貴的一個品牌的產品要117.9元,二者價格相差了一倍多。記者致電某廠家進行了咨詢。

  廠家:我們不標注它的具體配料,因為百分之幾的比例可能是屬于各個公司內部的機密,哪個公司它的比例都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去市場上看一下,其他品牌的也有一些調和油比例,它那個比例都是沒有標注的。不是說不能標,但是現在也沒有要求必須要標。

  調和油的比例問題真的是秘而不宣的商業(yè)秘密嗎?其中還是利益作祟。業(yè)內人士表示,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產、包裝和銷售成本,只能賺3元錢,而100元的以大豆為基礎油的調和油,盈利可以達到6元,是純大豆油盈利的一倍。大豆油是如此,好一些的油類利潤就會更高,象征性地摻入少量貴重油品,廠家就以某某調和油的招牌上市了。

  廠家:這是這個行業(yè)里的潛規(guī)則。比如橄欖調和油幾乎沒有橄欖油,橄欖油的量非常少,他們肯定不會給你標明比例。

  記者:像什么深海魚油調和油也不行?

  廠家:都不靠譜,否則他為啥不敢標明比例?這是行業(yè)里的規(guī)則。

  相關國標缺失致行業(yè)潛規(guī)則難消除

  我國早在2008年就曾經對出臺"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但是至今仍沒有相關國標出臺。中國糧油學會會長王瑞元表示,食用調和油究竟是以占比三分之一還是二分之一的油料來命名,迄今沒有定論,這正是調和油國標長期未能出臺的原因。

  此次中儲糧自曝調和油比例雖然"開了個好頭",但這種方法并不能解決行業(yè)現有的問題。加快食用調和油國標的制定進度,才能真正消滅行業(yè)中的"潛規(guī)則"。

  

(責任編輯:梁夢晚)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