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主持人利用了動作捕捉技術,通過人臉掃描、人聲錄音、其他數據載體傳輸而生成形象和聲音模型,還能與真人進行互動。
動作捕捉是電影中常用的技術,可以將演員化身為電影設定的角色,第一部使用動作捕捉技術的電影是 1990 年的《全面回憶》,不過當時只能實現施瓦辛格經過 X 射線時的幾秒鐘鏡頭。
現在動作捕捉技術和 CG 技術的結合已經可以完全制作和真人一樣的虛擬角色了,在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中,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就是這樣制作而成的。
在拍攝過程中,威爾・史密斯需要戴上一個特殊的頭具,臉上布滿了跟蹤標記點,由頭具上的兩臺攝像機記錄他所有面部表情,再通過計算機轉換,映射到 CG 合成的虛擬骨架上,在虛擬形象上重構整個面部和表情細節(jié)。
其中一個以「冰與火之歌」為主題的的節(jié)目令人印象深刻,270 度的屏幕將舞臺分成了冰與火兩個世界,舞者配合著屏幕上的特效起舞,展現了冰與火從沖突到融合過程中的華麗和震撼。
這個節(jié)目的背景你可能很十分熟悉,就是這幾年的熱門美劇《權力的游戲》,270 度的環(huán)繞屏給了這個以中世紀歐亞文化為背景的故事增添了不少科技感。
類似的 270 度環(huán)繞屏,在三星、Google 這些科技公司的新品發(fā)布會上也曾亮相,通過 270 度環(huán)繞屏與地屏特效的結合,來模擬產品開箱的效果,科技感十足。
到底什么是冰屏呢?這是一種新型的 LED 顯示技術,看起來就像一組線狀 LED 燈組成的百葉窗,這種設計大大減少了結構部件對視線的阻擋,通透率高達 85%,既可以清晰成像,也具有很好的透視效果,在遠處看就像是畫面懸浮于剔透的玻璃之上。
此外冰屏的重量比傳統(tǒng) LED 屏要輕 60%,厚度也僅有 50mm,不僅節(jié)約空間,也方便在舞臺上移動,配合表演者表現的不同的效果。
看過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八分鐘」的觀眾,必定對那 24 塊由機器人移動的冰屏印象深刻,當時這些透明冰屏以驚艷的視覺效果刷爆朋友圈。雖然這次大秀的冰屏數量沒有這么多,但單塊屏幕的尺寸卻比「北京八分鐘」的冰屏要大得多。
通過多塊冰屏的運動,還能組成墻、柱、拱門等不同的形狀,以配合不同的場景需求,讓整個舞臺增強了層次感、運動感,突出了空間的立體感,不再像傳統(tǒng) LED 顯示屏一樣只是單純的背景板。
過去舞臺上的顯示屏一般都是是固定的,即便能通過機關設計變形,也只能完成簡單的動作,但機械臂的加入可以讓笨重的屏幕靈活自如地活動,配合其他設備和表演者呈現出更豐富的舞臺畫面。
機械臂原本是傳統(tǒng)的工業(yè)機器人,在汽車的流水線生產中已經應用廣泛。但如今的機械臂已經越來越聰明,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讓機械臂可以逐步達到了人類的靈活程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下屬的初創(chuàng)公司 Eureka Robotic 開發(fā)的機械臂,不僅能組裝宜家椅子,還可以處理精密的光學鏡片。不久前 OpenAI 的機械手 Dactyl ,還自學成了單手解魔方的新技能。
洛天依是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虛擬角色,能在舞臺上表演,離不開 AR 、全息投影、動作捕捉、3D 建模等技術,今年年初洛天依還與鋼琴王子郎朗同臺演出,兩小時的演出背后是 200 個工作人員半年的籌備,技術門檻并不低。
在天貓開幕盛典的結尾,還有一個以 AR 形式出現的彩蛋,當易烊千璽在臺上演唱時,10 只 AR 天貓在舞臺和觀眾席之間上穿梭飛行,時不時在觀眾面前做鬼臉,最終化作 10 個光點點亮冰屏上的「天貓星」。
其實傳統(tǒng)舞臺技術一直在試圖解決兩個問題,互動和沉浸感,但是裸眼或者沒有借助外部設備的情況下,你很難給觀眾實時地帶來 3D 電影或者 VR 一樣的世界。
要在舞臺上加入 AR 和機械臂等科技元素并不難,2012 年的春晚就使用了 AR 技術,但如何讓這些科技融合到不同文化風格的表演中,而非透出缺乏溫度的冰冷感,才是最大的挑戰(zhàn)。
雖然科幻電影中的全息投影仍然過于遙遠,但今天天貓帶來一種新的范式,通過影像技術和交互技術,將舞臺敘事拓展到不同的空間維度,營造全新的視舞臺奇觀,同時思考如何把商業(yè)、時尚和科技交融在一起。
這場開幕盛典中所展示的一系列黑科技,除了酷炫的視覺效果外,也象征著當下時尚與科技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這些技術也不只存在于舞臺之上,當我們打開天貓的時候,VR、AR 技術正在豐富我們的購物體驗,這就是未來的潮流生活方式。
天貓雙 11 即將迎來第 11 年,在過去 11 年里,電商改變了十幾億人的消費生活,如今阿里巴巴這家以科技驅動的公司,依然在用各式各樣的科技創(chuàng)新在幫助消費者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