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孔子,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國古代思想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期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當時的孔子作為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不斷地周游六國,傳達自己的思想,然而在那個戰(zhàn)爭頻發(fā)的年代,嚴明厲法的法家思想更受統(tǒng)治者青睞。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家的思想發(fā)展的勢頭在不斷減弱,只有儒家的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官方的正統(tǒng)統(tǒng)治思想,歷經兩千多年而未衰。由此可見,孔子的思想影響有多深遠,這種深遠的思想也成為他后人的財富和遺產。歷代的后人都受朝廷的影響,而77代孫子更是一出生就處在人生的巔峰。那么,他的后代究竟享受了什么樣的風光呢?
大成至圣先師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其文明思想更是影響了無數(shù)人,今天我們依舊在學習過去的古人們的思想。而在這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定是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因為孔子的“有教無類”和開設私塾,打破了學在官府的風氣,因此文化學識這種東西不再壟斷在上層階級。
除了“仁”核心思想,在“禮”方面,他也有獨特的見解。然而,當時的社會對于他的這種思想并不采納。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整體的社會風氣就是戰(zhàn)爭與競爭,而法家思想的嚴明很符合統(tǒng)治者們的需求,因此那時候無論是秦國還是其他的國家,更加推崇法家思想。
但是在秦朝之后,除了前期的漢朝奉行道家思想,漢武帝時期起,就開始“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從此以后,孔子的儒家思想成為了官方正統(tǒng)思想。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們發(fā)現(xiàn)了儒家思想對于統(tǒng)治民眾思想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后世紛紛效仿之。
經過兩千多年封建正統(tǒng)王朝的傳播,如今我們依舊能感受到儒家思想的風采,時常會學到《論語》等關于兩千多年前孔子的思想,感受他的思想光輝,可以說,孔子給世人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所以作為他的嫡系后人,更是能從他的“豐厚遺產”中獲得無數(shù)的好處,第77代孫因此而出生即巔峰。
末代衍圣公
這種巔峰的榮耀就是孔子的后人可以享受官家正統(tǒng)地厚待。由于從西漢時期起,統(tǒng)治者就十分重視孔子的思想,所以民間也不斷學習孔子的思想。西漢的漢平帝劉衎為了在前人的基礎上再次大肆弘揚禮教,開始封孔子的后代為褒侯。
也是從漢平帝起,后面的無數(shù)皇帝都意識到優(yōu)待孔子后人的重要性,所以無論如何都會賜予孔子的嫡系后人一定的封號和爵位。從漢平帝到宋朝期間的千年,封號還是在不斷地變化的,但是到了宋朝的仁宗年間,他固定了這個稱號,即“衍圣公”。
所以自北宋起,“衍圣公”這個稱號一直有,到近代的國民政府時期,改成了“大成至圣先師俸祀官”。但由于“衍圣公”這個封號經過千年的傳播影響力很大,所以人們還是習慣于稱呼為衍圣公。經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后面的新政府已經不涉及這種非能力突出就授予官職的機會,所以民國時期的衍圣公是最后的衍圣公。
當時,民國雖然是新政府,但是這種影響數(shù)千年的思想還是不能丟,于是當時的政府還是將孔子的第76代孫封為“衍圣公”,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孔令儀。在1920年的時候,孔令儀因為疾病去世,而當時他的血脈只有兩個女兒。
聽到他去世并且只有兩個女兒留世的消息,民國政府震驚不已,畢竟“衍圣公”可是已經傳承了數(shù)千年,不可能到這一代就垮了,那以后還如何好好統(tǒng)治國民的思想?于是當時的民國政府不信這個邪,抱著微弱的希望去找孔令儀是否還有血脈存在于世。
經過多方打聽,終于找到了孔令儀的一個小妾。原來,孔令儀當時有一妻一妾。妻子孫氏還沒有來得及給他留下孩子就患病去世,而孔令儀屬于孔子的后人,祖上數(shù)千年來就被官方正統(tǒng)重視,所以他也深知血脈的總要性。于是又納了當時是自己仆人的王寶翠為妾。
當時民國政府找到她的時候,王氏正懷著。于是當時的政府格外關注她的肚子,畢竟都希望她生一個男孩兒,不想讓孔子的血脈到這一代就斷了。等來等去,終于等到王氏臨產這一天,所以政府的人早早就派人來關注了。
王氏經過艱難的生產,終于生下了一個孩子,是個男孩兒,當時的政府格外高興,心里的石頭也頓時放下了。于是這個孩子叫孔德成,在滿百日這天就繼承了祖輩留下來的“衍圣公”稱號。他從五歲起,就開始主持祭祀,到了1935年,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封為“大成至圣先師俸祀官”。
結語
的確,物質的財富即便再富有,也不可能經過2000多年的消耗,還能留下很多,更不可能讓孔子的后代,尤其是第77代孫子孔德成一出生就處在人生的巔峰。說到底,物質的財富影響還是比不過精神財富的影響。孔子的先進思想被官家正統(tǒng)封為圭臬,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了統(tǒng)治,都會好好對待孔子的后人,由此,后人能夠很好地生活。
而孔子的后人沒有仗著祖上的功德與影響大肆放縱,反而繼續(xù)深深約束自己,將孔子的教學思想貫徹到底,不斷地教授學生,讓其思想影響更加深遠。由此可見,真正能讓人發(fā)生改變或者長久影響世人的,終究還是思想。因此,我們可以追求物質的財富,但不能放棄自己精神與思想上的發(fā)展。只有思想上不斷升華,才能影響深遠,澤被后人。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