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曹操,他能夠在漢末群雄中脫穎而出,與他打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旗號有關(guān)。為此他很快就當上了所謂的漢朝丞相,但事實上他的權(quán)勢完全與皇帝沒有區(qū)別。然而他還是不敢邁出那一步,因為真正擁戴他的,也只有那些親信。但事實上在同屬一個集團的很多人,比如荀彧這些人,他們之所以選擇為曹操效力,完全是因為皇帝的緣故。
對于曹操來說,這是他深為忌憚的,為此很多次他帶兵出征的時候,其實后方并不穩(wěn)固,他必須時刻提防著朝里的一舉一動。當然對于曹操來說,他這樣做還有著更深的戰(zhàn)略考量,就是為將來滅掉蜀、吳而作準備。只有他不稱帝,那么就可以站在道義的制高點去替皇帝剿滅那些亂臣賊子。
因此站在曹操的角度,他是沒有理由稱帝的,畢竟他此時已經(jīng)和皇帝沒有區(qū)別了,只不過是少了一個虛名而已。但到曹丕身上就不一樣了,因為他所繼承的,只不過是父親那里的魏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魏國,其實是漢朝治下的一個小封國,地盤雖然可以當成私產(chǎn),但肯定無法滿足曹丕的胃口。
對于曹丕來說,他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話,他所擁有的權(quán)勢是無法像父親那樣持久的。為此他不斷派出官員去恐嚇獻帝,說些什么效仿堯舜的瘋話。正是曹丕手下人逼得太緊,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劉協(xié)不得不下詔,把漢室基業(yè)拱手讓給曹丕。到這種時候曹丕還要故作姿態(tài),逼著劉協(xié)再三求他才肯。
那么曹丕稱帝有什么好處呢?首先就是地盤大多了,要知道他此前的封地只不過冀州而已,而當了皇帝,所控制的地盤就是整個北方了。因為王侯爵位是可以繼承的,但是丞相之職是不可能繼承的,這正是曹丕的軟肋,他必須在事情尚未發(fā)酵,那些漢室遺老沒有回過神之前當上皇帝。
從曹丕來說,他也不需要讓父親那樣對漢室“效忠”,哪怕只是做做樣子都沒有必要。畢竟在利益得失權(quán)衡之下,他只能考慮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當然這樣做的話,曹丕也只得到了另外的8個州,對于南方那兩個政權(quán),也就沒有道義上的優(yōu)勢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