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醒世姻緣傳》中就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有個叫魏三封的人娶程大姐為妻,初夜不見紅,就對她毒打拷問,然后押送她回娘家:開了街門,只見程大姐蓬頭燥腦,穿著一條紅褲,穿了一件青布衫,帶上系了那塊雞冠血染的白絹,反綁了手。魏三封自己拿了根棍子,一步一下,打送到她門前,把她賠的兩個柜,一張抽頭桌,一個衣架、盆架之類,幾件粗細衣裳,都堆放在大門口,魏三封在門前跳著,無般不識樣的毒罵。
書中描寫孫氏和程大姐生活作風都不好,但即使如此,魏三封也不應該那樣殘忍地折磨她,羞辱她,這十足反映出封建時代的男子極端自私的貞操觀。當時,魏三封的所作所為不但不受人們的責備,反而得到大家的同情和贊賞,可見那時這種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
用初夜檢驗“落紅”的辦法來看是否處女,這是極不科學的。因為處女膜薄的女子可能因運動、勞作而使處女膜破裂。清代《蟲鳴漫錄》記載了這么一件事:有個老翁見到幾個小姑娘在田間玩耍,其中有個小姑娘坐在鋤柄上,下身流血了,流于鋤柄。老翁在她們離去后就把這個鋤柄保存了起來。過了五六年這小姑娘出嫁了,初夜不見紅,被疑為不貞,將被趕出家門,老翁持鋤柄為證,才洗清了她的冤屈。這個女子實在是太幸運了。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烈女”,就是丈夫死了,妻子自殺殉夫,或是因反抗強暴自殺,都屬此列。
明代開封有個農(nóng)家女單三姐,年僅14歲,貌美。單家近鄰有一惡少,貪她的美色,趁她的父母下田干活時來強奸她。她極力反抗,到無路可走時,就緊緊抓住中衣不放。惡少死命掰她的手,怎么掰也掰不開,一怒之下,用刀殺了她。父母回來發(fā)現(xiàn)后,對她進行了檢驗,在確認她未失身后,才提請官府旌表她為烈女。如果她死前已被強奸,那就一錢不值了,不僅失去了做烈女的資格,連全家都不光彩。
清代康熙年間有個叫藍鼎元的文人,寫了一本《女學》,流傳很廣。其中寫道:婦道從一而終,豈以存亡改節(jié)?夫死不嫁,固其常也。不幸而遭強暴之變,惟有余榮焉。若畏死貪生,至于失節(jié),則名雖為人,實與禽獸無異矣!
他說的話實在“透徹”,很可以代表封建統(tǒng)治者對于女子貞節(jié)的態(tài)度。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