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臘月二十五立春 立春的講究和禁忌你了解多少?
臘月二十五是2024年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立春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經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2024年的立春時間是2月4日16點26分53秒,農歷的臘月二十五,星期日。從古至今,立春都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重要的,古人在立春歲首祭祖、納福祈歲、除舊布新,并且舉辦各種活動慶祝立春,主要有迎春,躲春,咬春,游春等流傳到現在最主要的是躲春和咬春。
立春當天有什么禁忌
1、不可與人吵架、爭執(zhí)
忌諱吵架、不口出污穢言語、不要做口舌之爭,和和氣氣,喜迎春之至。新年新面貌,一個好的心情,好的開始才能迎來來年的和和美美,順順利利。
2、不可見血光
像殺雞宰羊的事兒,盡量不要在這一天干,因為動刀見血,無論如何,都不是一種好的預兆。
3、不理發(fā)
頭發(fā)之于人身就好比草木之于大地。立春回暖,草木萌動,萬物生機待發(fā),不宜在此萌發(fā)之時損害!
4、不可睡懶覺或長臥不起
我們說春暖大地是陽氣開始起步、起升的時候,順應自然的做法應該早起,并多站立或走動來迎接新春。
5、出嫁的女人不要回娘家
因為在古代,女人一旦出嫁就跟隨丈夫,成了別人家的人,尤其是在立春這天,乃一年之計的重中之重,這個時候回娘家難免有“回春”之像。有人說“春歸娘家去,來年又一春,寓意要再嫁人了”,雖然這種說法太過激,但無論如何,兩口子日子若真過得好,斷也沒有天天賴在娘家的媳婦。
6、不搬遷
立春是時空能量過度和交接之時,自然不宜搬遷,更何況若是一年之始便動蕩搬遷,新的一年何來安穩(wěn)日子呢?
7、不醉酒
喝酒原本是為了開心、助興,但若把握不好量,喝醉而導致昏沉,甚至耍酒瘋,吵架等不雅的行為就得不償失了。
立春這天適合做什么?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這天,民間藝人會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各戶,謂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墻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
3、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
4、籍田禮
古代在立春日舉行的籍田禮,籍田的內容包涵有對地母的祈求。在籍田儀式后聚飲,這是后世“團拜”和“賀年”的一種雛型的儀俗。
5、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涂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谷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古代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6、鞭春牛
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7、吃春餅、春卷
立春這一天,潮汕民間還有吃春餅、春卷一俗。據《四時寶鑒》說:“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食用。春餅的特點是薄而軟,形狀根據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講究要買個蘿卜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盤的,這一日從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胡同里吆喝:蘿卜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卜給孩子咬咬春。
9、句芒神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zhí)規(guī)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10、祭祖
在許多地區(qū),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臨穎縣志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
11、拜太歲
中國有迎太歲的習俗,把太歲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歲就能平安富足。作為一種傳統習俗,目前“拜太歲”這一活動在中國的北京、廣州、臺灣、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那么什么時候是太歲當值之時呢?從古代傳統的干支紀年規(guī)則上來講,那就是立春之時就是新舊太歲進行交接之時。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