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汪曾祺百年誕辰 他筆下的風景、民俗、俚語等都變得那么可愛
時間:2020-03-05 14: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原標題:汪曾祺百年誕辰 他筆下的風景、民俗、俚語等都變得那么可愛     

   2020年3月5日是 作家汪曾祺先生百年誕辰。他被有些學者稱之為“最后一位士大夫”,屬于文人作家的代表人物。而之前在文學史家們評價并不怎么高的汪曾祺,近年來形成了一股小小的“汪曾祺熱”。

  今年也是趙樹理先生去世40周年。趙樹理的作品作為新文學的代表,一度還被尊奉為“趙樹理方向”,其影響力自然不用說,趙樹理也是新中國民間敘事尤其農(nóng)村敘事的代表人物。
 
  雖然汪曾祺、趙樹理兩位先賢已辭世多年,但人們對他們的懷念和研究卻始終沒有停止過。從表現(xiàn)形態(tài)上看,一個屬于雅的,而一個屬于俗的;就寫作的題材來看,汪曾祺描寫的是南方水鄉(xiāng)的靈動和韻致,趙樹理描寫的則是北方山地的厚重和悠遠,可謂南轅北轍。但如果仔細研究他們的作品,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居然有一種神奇的相通和奇妙的聯(lián)系。
 
  有趣的是,汪曾祺和趙樹理一起共過事。新中國成立初期,汪曾祺在北京文聯(lián)的刊物《說說唱唱》(《北京文學》前身)編輯部擔任編輯,后來離開北京文聯(lián)到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的《民間文學》擔任編輯,而趙樹理正是《民間文學》的副主編。汪曾祺還擔任過編輯部主任,和趙樹理有了較為廣泛的接觸。汪后來多次提及《說說唱唱》和趙樹理共事的經(jīng)歷,認為一個戲曲作家不學習民歌,是寫不出好唱詞的。寫小說的,不讀一點民歌和民間故事,就不能成為一個好的小說家。可見汪曾祺非常珍惜在《說說唱唱》和《民間文學》的編輯生涯。和趙樹理的交往,對民間文學的了解和熟悉,對汪曾祺的小說創(chuàng)作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五四新文學運動,魯迅、茅盾、葉圣陶、李劼人等以鄉(xiāng)村生活為題材,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農(nóng)民形象,尤其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祥林嫂、閏土等都成為典型人物,但受到當時啟蒙文化運動的影響,他們基本上是木訥、麻木的悲劇形象。而趙樹理的作品不僅帶著前所未有的新鮮的泥土氣息,而且?guī)砹藣湫碌霓r(nóng)民形象,無論是《小二黑結婚》還是《李有才板話》,里面的農(nóng)民形象不再是祥林嫂和閏土般麻木和愚昧,一改農(nóng)民身上沉悶、悲涼的受迫害受侮辱的基調(diào)?梢哉f趙樹理的小說開啟中國農(nóng)民形象的暖色基調(diào)。
 
  汪曾祺的創(chuàng)作高峰起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當時正是“傷痕文學”流行的時代,汪曾祺的同代人都是以悲劇的方式來反應歷史和現(xiàn)實,而汪曾祺則奉行“人間送小溫”的美學理想,在痛苦的人生中展現(xiàn)人性的光芒和愛的力量。他的《受戒》、《大淖記事》都是寫底層社會人群的生存狀態(tài)的,但都以愛的暖意和人性的光輝照亮全篇。而短篇小說《歲寒三友》直接寫世態(tài)炎涼,寫生活的困境與窘迫。但小說結尾處,外面一片大雪里面三人熱飲的場景,就是他傾心表達的暖——“人間小溫”。以至于他筆下的風景、民俗、俚語等都變得那么可愛,和魯迅筆下的冷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汪曾祺百年誕辰紀念:他筆下的風景、民俗、俚語等都變得那么可愛

  汪曾祺“人間送小溫”的文學理念形成于晚年,之前的創(chuàng)作比如早期的《復仇》就是一個基調(diào)相對憂郁陰冷的小說,和后來的小說是不同的兩個腔調(diào)。趙樹理的創(chuàng)作源于民間天然的文化形態(tài),而中國民間文化自身的樂觀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感,讓趙樹理筆下的人物沒有憂郁和愁苦,現(xiàn)在很難說當初和趙樹理的交往有沒有影響到汪曾祺的小說觀念的轉(zhuǎn)變,但兩人在對待生活采取的非悲劇的痛感的美學觀照方式,是相通的。
 
  有研究者認為,汪曾祺和趙樹理都是地道的“中國味”,中國味的一大特點就是雅俗共賞。趙樹理是從俗入手,俗到 的時候,反而呈現(xiàn)出一種天然的雅趣。這個 ,當然是作家內(nèi)心的那桿秤,審美的那桿秤。沒有審美的那桿秤,就真的像趙樹理說的“地攤文學”了。孫謙談到趙樹理的語言時說,他“沒用過一句山西的土言土語,但卻保持了極濃厚的地方色彩;他沒有用過臟的、下流話和罵人話,但卻把那些剝削者,壓迫者和舊道德的維護者描繪得維妙維肖,刻畫得入骨三分。而汪曾祺的小說曾經(jīng)非常崇拜伍爾夫等西方現(xiàn)代派的洋氣,時常透露出對西方現(xiàn)代派的熟稔和理解,落到筆下的時候卻都是尋常的大白話,比如對《受戒》的開頭,“明海出家四年了”,和趙樹理的口語如出一撤,他們寫得最得心應手的,都是中國小說最擅長的白描手法,洗盡鉛華見真容。
 
  趙和汪都是白描的高手,兩者幾乎把白描推到當代文學的高峰。趙樹理在《小二黑結婚》對三仙姑的白描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三仙姑雖然已經(jīng)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發(fā)脫光了,用黑手帕蓋起來,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了霜。”趙樹理是借美寫出了“丑”;而汪曾祺在《大淖記事》中這樣寫巧云:“巧云十五,長成了一朵花……瓜子臉,一邊有一個很深的酒窩。眉毛黑如鴉翅,長入鬢角。眼神有點吊,是一雙鳳眼。睫毛很長,因此顯得眼睛經(jīng)常是瞇睎著;忽然一回頭,睜得大大的,帶點吃驚而專注的神情,好像聽到遠處有人叫她似的……”汪曾祺自己坦陳這段描寫受到民歌和《古詩十九首》的影響,這種客觀的白描,是中國小說的精華,兩者都運用得出神入化。
 
  此外,在給人物起綽號這樣的手段,二者都有著相同的偏愛。王國平在《從“小黑子”到“外號大王”》一文中有著詳細的論述,比如《異秉》1980年重寫的版本,出現(xiàn)了一個“賣活魚的疤眼”。他得過外癥,治愈后左眼留了一個大疤。小學生想起課堂上所學的,在“疤眼”這個外號的基礎上再往前推進一步,喊他“巴顏喀拉山”。 《草木春秋·車前子》,說張家口的山西梆子劇團有個老生演員,外號是“車前子”。雖然不姓車,他的演出無聊無趣,他一出場,農(nóng)民紛紛上廁所。大家打趣說這個人利小便。車前子這味藥材恰好也是利便的,“車前子”就這么叫開了。
 
  相比汪曾祺,人們記住趙樹理筆下的人物不是姓名而是他們的綽號。趙樹理在他的小說中大量地使用富有太行山地區(qū)民俗風格的綽號:小腿疼、糊涂涂、常有理、鐵算盤、惹不起、三仙姑……比如我們現(xiàn)在提起《小二黑結婚》立馬想到就是三仙姑、小諸葛這樣性格鮮明的人物。趙樹理被稱為語言大師,其語言的魅力也是體現(xiàn)在這些起“名字”的能力上。雖然都是起綽號,汪曾祺還被稱之為“外號大王”,但這一點上,趙樹理更勝一籌。這也是汪曾祺對趙樹理服氣的原因。汪曾祺也曾經(jīng)著文專門談過《水滸傳》里人物的綽號,可以說,綽號的方式是最中國化的白描手段,是白描中的白描。
 
  2020年2月28日于鳳城河畔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zhuǎn)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