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詩詞大會專家指出紫薇神句“山無棱,天地合”有錯字,瓊瑤沒回應
22年前,瓊瑤女士的神劇《還珠格格》風靡了整個亞洲,不得不說阿姨確實是有本事的,劇中人物的設定有個性不說,就連臺詞都夠驚艷。當時主角們說的很多金句,到現(xiàn)在都讓人記憶猶新,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當年紫薇向爾康表白的一個神句:山無棱,天地合。這是該劇中的一段插曲,文字挺長,截取其中的一段,讓大家找找回憶:
全詩一共例舉了5件不可能的事,后4件都沒有問題,江水枯竭、冬雷如夏雷般翻滾、酷暑時下起大雪、天與地聚合連接。只有第一件事,讓人有些不解。瓊瑤用的是木字旁的棱,很顯然她是理解成了“棱(léng)角”,那這句話的意思就成了當山?jīng)]有棱角的時候。
但事實上,原詩卻是“陵”,是右耳旁,讀音也不一樣,是念“líng”,這個字的意思是山峰、山頭,指的是山尖的部分。很多人認為不管怎么理解,山無陵都是指代無法完成的事,所 以并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山無陵”是有將山移平的氣勢,與后句江水、冬雷、夏雨雪相比,這樣的氣勢才是配得上的。
像這樣化用錯了一個字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大詩人韋應物的“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長期被人引用成“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經(jīng)常被人說成是“天生我才”,其實韋應物和李白當初這樣寫是很有講究的,不能亂改。
很多人認為這樣字字較真,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那是這些人不知道詩人們?yōu)榱送魄贸鲆粋合適的詞費了多少心血。賈島說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并非是開玩笑,古詩詞的字數(shù)本來就不多,它們之所以會成為我國的文化瑰寶,就是因為古人在精煉文字上夠講究,后人在研究它們時也夠尊重,所以不能錯的地方是萬萬不能錯的,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