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暫退,本周有了幾個暖陽天。書評人朱曉劍又繼續(xù)進行那項頗有毅力的活動———行走成都。他從10月開始,不時甩開兩條胖胖的“火腿”,步行穿越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求速度,只練耐心。他把路線發(fā)上微博,引來朋友們一片點贊。
我們何不也試試呢?不僅鍛煉身體,還意味著有好多可以停下來吃喝歇腳的機會哦!
行者的路上心情
吃貨的幸福之旅
看老人放風箏、看野鴨湖里游
那天,走過五丁橋頭,有兩個老人在放風箏,風箏飛在半空中,我也會停下腳步看一看他們。雖然只是為了一時的娛樂,但或許多少也能找回點兒曾經(jīng)的記憶吧。我略駐足,拿手機拍了張照片,冬天,在城市里能見到放風箏的人少多了。
在西南交通大學,我坐在鏡湖邊,看野鴨在湖里游來游去,感覺真好。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qū)里走走,包里背著的是岱峻先生的《風過華西壩》,那些老建筑也在訴說著歷史。
有時,我也會闖入到大大小小的公園里,遇見唱歌的人群,有拉小提琴的,有大合唱的,各有各的活動區(qū)域,此時不妨停下來,聽上一曲,亦或在某個茶園里坐下來,或許會“偷聽”到某個故事的片斷,它是無關(guān)的,不妨展開想象的翅膀,猜想那會有怎樣的故事,也許是小說的靈感吧。
更多的時候,我只是隨意走走,老街區(qū)里欣賞下街道與建筑,以及人來人往,拐進一家小店鋪看看里面的創(chuàng)意產(chǎn)品,又或者是走進書店,看一看書;或許看見一家有意思的茶館,走進去喝一杯茶再走……諸如此類的事,隨機,卻有可能發(fā)現(xiàn)途中最動人的旋律。
同樣,在路上遇見最多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或面帶笑容,夾著一個公文包;或背著背包作行者的姿態(tài);或邊走邊打電話,聲音很大;有一次,我還遇到過一位掩面而涕的姑娘……
這些人的悲歡離合看似微小,卻也有著自己的世界。不管生活是幸福還是挫折,都可從他們行走時的表情上窺見一斑。他們掠過我身邊時不經(jīng)意留下的只言片語,也能讓我浮想聯(lián)翩,猜測他們的生活軌跡。
吃貨的幸福之旅
餓了,隨時有家小店前面等我
早些年,聽說哪里有好吃的館子,我會專門跑過去吃。也許因為期待太多,以至于吃到時會有“不過如此”的想法。這樣的經(jīng)歷多了,就覺得不如去偶遇。這偶遇只需看到飯館就餐的人數(shù)多少而定,也可看店面的整潔,大致就知道味道如何了。
現(xiàn)在我街頭行走時,餓了就隨意地走進一家飯館來一兩面、米粉,都覺得興味盎然。這樣的狀態(tài)是再遇到下一家館子時,也會想著走進去嘗一嘗鮮。有一回,我跟朋友走進要拆遷的倒桑樹街,“再過一個月就拆遷了”,店家說,在那里吃飯,好像是在向一條街巷告別一般。
在一些小巷里諸如黃瓦寺、泡桐樹街行走,則可能會遇到賣涼粉涼面的,剛好又有點饑餓感,就買上一份,慢慢地邊走邊吃,至于食材是否地道,倒是無需擔心。這類小販多半是在固定區(qū)域游走,東西差一點,就不會有人光顧了。老主顧自然知根知底,路過的不妨觀察買的人多少,以此大致可判別這小吃是否可吃。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