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紛紛的清明節(jié) 道不盡的思念
時間:2021-04-19 15:1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春分后15天為清明,既是郊游的好日子,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jié)”、“冥節(jié)”,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jié)”。而清明節(jié)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jié)日。
根據(jù)對大自然的觀察,古人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三花一開,春滿枝頭,春意盎然,綠意萌動。清明節(jié),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它不僅在農業(yè)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清明一到,雨量增多,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所以,“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一直在民間流行?梢娺@個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無論身處何方,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都會回鄉(xiāng)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樂趣,這也許就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帶給我們最深沉的力量。孫宇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