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小朋友幼兒園下課后還有小提琴課、跆拳道課、圍棋課……周末照樣排得滿滿當當,甚至有的小孩從胎教、早教開始就在培養(yǎng),一些早教機構宣傳稱:教育很重視起跑線,起跑線輸了,步步皆輸.因此現(xiàn)在的家庭里,教育支出占了大頭,個個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精英.
可是仔細想想,又覺得這種拼錢、拼起跑線的方式有哪里不對,這種孩子和家長都特別累的教育方式,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嗎?
香港的一部紀錄片叫《沒有起跑線》.里面講到一個學生一路過關斬將,考入名校.這應該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可是他一點兒都沒有那種青蔥少年、意氣風發(fā)的感覺.他就覺得自己特別累,之前的沖刺已經耗盡了他的心氣.
其實教育拼的是持久力.現(xiàn)在的家長太注重教育,太在乎“年少早慧”,不惜以揠苗助長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這樣的孩子前期長得更高、更強,可是長久來看呢?開局就是巔峰,但是卻像煙花一樣短暫,后期陷入郁郁不得志中,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殘忍的培養(yǎng)吧?人生是一場長跑,只教會了孩子短期沖刺,卻太早讓他們消耗殆盡.
教育不是生產流水線型精英,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可是我們強行給孩子安排好了標準答案.強行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它可能是家長的興趣,可能是精英學校的興趣,但往往不是孩子的興趣.興趣班已經形成了流水線一樣的產業(yè)鏈.當然,精英教育中,孩子的興趣愛好也是有鄙視鏈的,這種人為的鄙視鏈充滿了刻意的金錢氣息.通過錢多錢少故意劃分出各種門檻來,增大家長的焦慮,讓有錢沒錢的人都拼命往鄙視鏈的上游擠去,失了神、慌了手腳,紛紛將孩子塞進流水作業(yè)中,拼到最后就成了拼財力.
人生本來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各種生活、種種滋味,體驗者不同,感悟就不同.沒必要花費那么大的財力去規(guī)劃孩子的人生.“砸更多的錢進去,就是更好的教育”,那教育本身還有什么意義呢?各位家長把錢都曬出來,比家產,誰家產多誰就贏,還有教育什么事兒?白亞茹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