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牽手換渙然冰釋:為機智辦法點贊
時間:2020-07-06 15:0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尷尬”牽手換渙然冰釋:為機智辦法點贊
近日,江蘇徐州一英語老師分享在社交平臺上的“兩男生吵架被罰牽手”視頻火爆網絡。兩個男上在課上發(fā)生爭執(zhí),老師想出讓他們牽手到下課的機智處理辦法。視頻中兩人十指緊扣,看上去已然不見吵架時劍拔弩張的氣氛,還時不時相視而笑,雖顯露出些許“尷尬”且滑稽的笑容,卻可以看出早已化干戈為玉帛。
吵架是生活中常有之事,無論是陌生人,還是親朋好友,大家總會因為在一些瑣事上的不同意見,產生口角,甚至在某個時刻爆發(fā)自己的情緒。必須認識到的是,對情緒的控制不當會引發(fā)爭吵,而爭吵又會再次帶來情緒的波動,導致惡性循環(huán),甚至人際關系的惡化。吵架容易,和好難,如何處理吵架的“后遺癥”是一道難題。尤其是在校園中,學生們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如何妥善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一門學問。通常情況下,老師都會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卻容易使同學們產生逆反心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甚至有可能導致同學、師生關系惡化,產生事與愿違的效果。
由此可見,對待學生之間的矛盾,要“智取”而不能“強攻”。握手、牽手的行為象征著友好、合作,在潛意識里影響著學生的心理。“誰先松手誰道歉”中蘊含著巧妙的制衡關系,松手或牽手都有助于化解矛盾。良性的“尷尬”可以讓雙方短時間內跳出爭執(zhí)問題,轉移注意力,平息劍拔弩張的氣氛。十指相扣的肢體接觸,目光的交匯,都有助于化解敵意,促進和諧人際關系的養(yǎng)成。
為人師表,其職責不僅在教書,更在育人。在解決學生矛盾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三觀,是教師高水平的體現(xiàn)。若干年后,同學們回想起青春時光,回想起這樣滑稽而有趣的牽手畫面,回想起這樣高情商的老師,想必定會成為難忘的回憶,用“尷尬”牽手換渙然冰釋,不得不為機智辦法點贊!蘭海銘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