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清明祭掃在心不在行
時間:2020-03-20 12:0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清明祭掃作為一種民俗活動,寄托了生者對逝者、后人對先人的哀思和敬重。然而,受疫情影響,溫州、南京、揚州等多個城市暫停清明祭掃活動,“清明何處寄哀思”成了部分逝者親屬的心結。
 
  充分考慮廣大群眾祭掃訴求和疫情防控形勢,部分城市推出預約祭掃、云祭掃、代祭掃。據了解,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填報信息預約,也可通過電話預約,分時分批限流入園祭掃。對于無法到現場祭掃的市民,也可通過網上祭掃服務平臺進行“云祭掃”,或者申請由公墓代為祭掃。
 
  其實,無論是預約祭掃,還是云祭掃,亦或是代祭掃,此前均有嘗試。但云祭掃、代祭掃因與傳統(tǒng)習俗相沖突,一出現就引發(fā)網友一邊倒的口誅筆伐。網友普遍認為,云祭掃、代祭掃失去了清明祭掃的本意,背離了傳統(tǒng)文化的初衷。而且,國人最注重的就是“心”,不能到現場表達哀思,是對親情的疏離,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云祭掃、代祭掃不被認同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按照傳統(tǒng)的祭掃方式,自然少不了香燭紙錢等祭祀用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也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尤其時下疫情尚未結束,市民扎堆掃墓,人員大規(guī)模聚集,勢必會為疫情防控帶來極大隱患,并非明智之舉。所以,通過預約祭掃分散人流,通過云祭掃宣泄情感,通過代祭掃祭奠先人,又何嘗不是表達哀思的好方式呢?
 
  再者,祭掃本就是一種形式,云祭掃、代祭掃不過是一種新形式,看似是疫情防控下的權宜之計,實則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時代向前,社會發(fā)展,民俗也應與時俱進,祭祀方式推陳出新不過是順勢而為。筆者以為,祭掃在心不在行,心到了,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當然,我們也期待,綠色文明成為清明祭掃新風尚。王芳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