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路”縮短的不僅僅是距離
時間:2019-06-19 15:0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不僅是黃河、長江等河流的發(fā)源地,還有珠穆朗瑪峰、昆侖山等高山峻嶺。在中國三維地形圖上,的青藏高原俯視著周邊,讓人望而卻步。如今,一條“天梯”從這里拋出,古老而又神秘的雪域高原逐漸掀開了面紗,向世界走來。(6月14日新華網)
平均海拔4000多米、陡峭峻拔的青藏高原,如同一個令人生畏的神秘巨人,靜靜地矗立在中國的西南端。這個被譽為“世界屋脊”的年輕高原,不僅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資源,還有布達拉宮、納木錯等一眾歷史文化古跡和自然美景蘊藏其中。但是,險峻復雜的地勢,在雪域高原與內陸之間,設立了一道道不易跨越的屏障。以往進出西藏,不外乎飛機和汽車:飛機雖快,但是堅挺的票價和有限的航班,注定它只能是少數人的交通工具;至于汽車,進出西藏的公路路途艱辛且多危險,且易受天氣影響,足以削弱眾多普通內陸民眾前往西藏的積極性。不甚便利的交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拖住了西藏大步前行的步伐。
2006年7月1日,隨著一聲汽笛,歷時多年的青藏鐵路全面建成并通車,宣告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正式結束,從此,一趟趟滿載全國各族人民希望的高原列車,把唐古拉山、拉薩與內地各大城市連接起來。青藏鐵路的開通,無疑大大地縮短了西藏與內陸地區(qū)的距離,讓雪域高原不再遙遠。
距離縮短了,西藏與內陸地區(qū)的相互來往自然更加緊密。隨著火車的飛馳,昔日“深藏閨中”的高原礦泉水、藏藥等等源源不斷地送到內地的千家萬戶,西藏制造有了廣闊的市場和前景,與之相應的是西藏民眾的收入節(jié)節(jié)提高,不少過去的貧困村轉身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距離縮短了,還極大地推動西藏旅游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眾多對西藏神往已久的內地民眾,紛紛坐上了進藏列車,開啟了近距離欣賞獨特的雪域風光、民俗風情、生態(tài)景觀之旅。游人紛杳而來,同時帶動了沿線商貿、零售、旅游、餐飲等行業(yè)的發(fā)展,西藏旅游收入從2005年的19.4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90.14億元,這20多倍的提升,不正是新“天路”最好的證明么?
正如韓紅《天路》所唱的“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10多年來,青藏鐵路不僅拉近了距離,還推動了西藏高原經濟發(fā)展,改變了高原昔日貧困落后面貌,增進了各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不難想象,這條神奇的“天路”,讓雪域高原與內地真正實現了緊密的“手牽手”“面對面”的同時,還將為高原人民帶來更加美好的幸福和未來。(文/徐向榮)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