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濟南章丘85后姑娘韓瑩瑩瞞著家人,辭掉了帶有編制的幼師工作,跨界做起了新農人。一晃10多年過去了,她把家鄉(xiāng)的荷葉茶和蒲公英賣到了全國各地,在大棚內種起了香椿芽,年收入超過500萬元?缃,她不僅成功了,還跨出了名堂。
大棚內種植香椿樹 當?shù)剡是獨一份
2月份的天氣,乍暖還寒。韓瑩瑩脫掉外套,一頭扎進了種植香椿樹的大棚內。“嚯,這里面又潮又熱。”她抬頭看了一眼溫度計,34攝氏度的室溫加上70%的濕度,猶如瞬間進入了桑拿房。不到幾秒鐘的工夫,記者的照相機鏡頭上便蒙了一層厚厚的霧氣,腦門上也滲出了豆大的汗珠。“是不是相機沒法用了?今天你們來得不是時候,因為上午剛澆了水,所以才這么潮濕的。”對于大棚內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她早已習以為常。
在占地一畝多的大棚內,生長著5萬多株香椿。有意思的是,這些大棚香椿,全部是斜著生長的。“斜著種,能提高種植密度,產(chǎn)量會有所增加,采摘起來也方便。”韓瑩瑩道出了其中的奧秘,去年10月份,她開始種植香椿,現(xiàn)在已經(jīng)采摘第二茬了,可以一直采摘到3月份,差不多能收獲3000斤左右,每斤 可以賣到90塊錢。
韓瑩瑩的大棚香椿,在章丘算是獨一份。在她的7個大棚內,幾乎清一色種植著蒲公英,種香椿完全是一種機緣巧合。“種蒲公英兩三年后,就需要養(yǎng)地,這時候就可以種其他作物。”她說道,在和朋友聊天時,說起了種植香椿既方便管理,還有比較可觀的收益,這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種了一個大棚,沒想到還不錯,以后打算再種2到3個大棚的香椿。
蒲公英做出新“花樣” 一天能賣上千單
在韓瑩瑩的農場中,種植面積最大的,就要數(shù)蒲公英了。如果說大棚香椿是一次大膽嘗試,那隨處可見的蒲公英,則帶著她的夢想飛向了全國。2016年下半年,她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的商機。“蒲公英藥食同源,既能當食材,又可以入藥。”她興致勃勃地說著,在網(wǎng)絡上銷售的生鮮蒲公英,有60%都是她供貨,一天最多能賣出1000多單。
看似普通的蒲公英,韓瑩瑩做出了“花樣”。“蒲公英除了可以當生鮮出售,還能做酒,做面條,做醬,做茶等,差不多能做六七種產(chǎn)品。”她掰著手指頭數(shù)著,仿佛為蒲公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此外,她還是一家知名藥企的供貨商,不計其數(shù)的蒲公英從這里“飛”入千家萬戶。
雖然是名新農人,但韓瑩瑩從來不種地,而且在她這里,有蒲公英、香椿、白蓮藕、荷花,唯獨見不到蔬菜與糧食作物。因為種植這些省事兒,不用格外去“照顧”。“我不會種地,都是找人去管理,像蒲公英或是白蓮藕,種下去基本就不用管了,到時候直接收獲就行,市場也相對比較穩(wěn)定。”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種其他的蔬菜或是糧食太麻煩了,風險也大,以后想再種些野菜,做做野菜市場。
辭掉在編幼師工作 回家賣起了荷葉茶
說起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韓瑩瑩笑稱那是一場“美麗的意外”。2011年,還是一名在編幼師的韓瑩瑩回到老家白云湖街道。路過白云湖的時候,看到滿湖的荷葉都枯萎了,覺得十分可惜。從那時候,她的腦海里萌生了一個想法,要把家鄉(xiāng)的荷葉都利用起來。“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別人能加工成荷葉茶賺錢,我們?yōu)樯兑装桌速M呢?”憑著敢想敢做的沖勁兒,她辭掉了工作,踏上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韓瑩瑩出生在書香世家,父親和不少親戚都是教師。 對于她辭掉工作這件事,家人很是不解。家人的不解與反對,讓她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而同村人的質疑,則讓她心如刀絞。“‘上完大學又回農村了,這不是白上嗎?’‘你現(xiàn)在干啥?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像這樣的話我聽了太多太多,真是不想再去回憶了。”說話間,她的眼眶濕潤了,不停地用手去擦拭滑落的淚水。
面對四面八方的質疑,韓瑩瑩絲毫沒有退縮。不忍心看她作難的父母給了她3萬塊錢,男朋友也從朋友那借來3萬塊錢,再加上銀行貸款,終于有了啟動資金。她花8萬元買了一套二手茶葉炒制設備,開始了自產(chǎn)自銷之路。雖然沒有了鐵飯碗的工作,但她卻走向了更加廣闊的世界。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