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武英雄] 武指:袁和平 表演者:李連杰、倉田寶昭
如果把武俠電影中的動作場面分為寫實和寫意兩種的話,那么[精武英雄]就應該是寫實類動作片中無法超越的巔峰。因為本片是李小龍[精武門]的翻拍片,所以影片力圖再現(xiàn)的,也正是李小龍自由無羈的武學思想,雖然全片未提“截拳道”三字,但引領全片的那種精神的確來自李小龍,在對截拳道的演繹上也大大地超越了李小龍。
武迷們都希望看到能不同武種之間的打斗,[精武英雄]是唯一做到這點的動作電影。在日本課堂上的第一場武打中陳真使用的是中國武術里分筋錯骨的擒拿技巧。陳真踢館一段展現(xiàn)了截拳道的快攻魅力與截擊意識。與芥川的比武體現(xiàn)的是中國武術以小勝大,四兩拔千斤的思想。與霍廷恩的比武旨在批評國術中華而不實的部分。最后的一場打斗則是一次智慧勝于強力的示范。但最為精彩的還數(shù)李連杰與倉田寶昭比武一段。
動作之外,[精武英雄]的成功更在于他的包容性,沒有被狹隘的民族主義吞沒,倉田寶昭扮演的黑龍會總教頭船越代表武者的最高境界,這個角色的出現(xiàn)使得影片的思想性及對武術的闡釋徹底地超越了李小龍的版本。年輕的陳真堅持“技擊的目的是要打倒對方”,而船越則告訴他“要打倒對手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手槍”。兩次論武,陳真對武學的理解已經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從比武中可以看出,陳真的拳法幾乎涵蓋了世界所有著名拳種的優(yōu)點,拳擊的跳步,跆拳道的踢法,泰拳的膝肘,中國武術的擒拿和小腿法,甚至有黑人武術中的倒鉤踢,這正是截拳道的思想:包容萬物,而不為萬物所包容。最后船越用了同樣的拳法和他對打。兩人蒙眼之后的打斗,則出現(xiàn)了很多貼身格斗的場面,陳真用中國武術的擒摔對抗船越的日本柔術。
最后船越告訴陳真,只有野獸才會決斗。勝人者力,自勝者強,武術由博斗發(fā)展而出,但真正的武者,看重的是卻對自身的超越。
二、[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 武指:袁和平 表演者:李連杰、甄子丹
拍攝這部影片時,中國最好的武術指導和中國最好的兩個武打演員都正處于各自的顛峰狀態(tài)。于是[男兒當自強]除了其武俠片的經典地位之外,在動作場面上也達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整部影片中李連杰扮演的黃飛鴻與甄子丹扮演的納蘭元述共有兩場打斗。第一次納蘭元述正在府邸中拿著一匹布練“束濕成棍”,黃飛鴻前來拜訪。納蘭元述聞言,一言不發(fā),暴然踢給黃飛鴻一根白臘桿,兩人各執(zhí)一棍長棍,在演武場的木樁間對打起來。這兩位曾經北京武術隊的隊友,一使四門棍法,一使少林棍法,堅而不硬的白臘桿在兩人手中如同兩條有了生命的白蛇,剛柔相濟,棍勢若長江大河,勢不可擋,攻則無孔不入,守則密不透風,刺如毒蛇吐信,掃如翻江倒海,崩挑撩格各具精妙。納蘭元術雖是反角,然棍術一派陽剛,堂堂正正,因為納蘭元術其實也是一個悲劇角色。倒是黃飛鴻的棍法中蘊有陰柔內勁,一棍打斷了木樁,表面上竟然看不出來,在最后的打斗中,黃飛鴻用一棍斷棍上的短茬掃了納蘭元術的脖頸之上,納蘭元術的脖頸成了那根被白臘桿打中的木樁。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