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章子怡稱別再消費我營銷少女感了 演15歲少女時我38歲
《上陽賦》歷經(jīng)三年終于開播,這也是章子怡的電視劇首秀,很值得期待。
但是剛剛播出六集,卻發(fā)現(xiàn)片方的宣傳定在了“章子怡的少女感”上,如果你定位在劇情的精彩或是章子怡的演技,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你硬要說一個40歲的二孩媽媽演15歲的少女有“少女感”,觀眾卻不買帳的。
這不,連章子怡本尊都看不過去了,直接發(fā)在平臺發(fā)文:別再消費我營銷少女感了!
章子怡說:
《上陽賦》片方和平臺別再消費我營銷“少女感”了!
“少女感”沒有什么不好,但請別強安在我身上!
我演王儇的時候38歲,下個月42,這兩個數(shù)字哪個跟“少女”有關(guān)?
我是很清醒的!
接到劇本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要跟阿嫵一起成長和變化,觀眾是需要一個清凈的環(huán)境去了解和認識“她”的。我是本本分分地塑造角色,其它對我的消費大可不必!
說實話,《上陽賦》這部電視劇也真的是制作精良,服裝道具場景用心之作,演員除了選角都有點偏老以外,演技還是在線的,特別是作為大女主的章子怡一出生就是14歲及笄的年紀,章子怡也真的很嬌小的感覺。
不管是在及笄禮時的莊重,還是跳舞時的優(yōu)美舞姿,還是和母親舅舅的撒嬌賣萌,或是和表哥打鬧,和三皇子之間的少女懷春時的情竇初開時的嬌羞,都被演繹得很到位,角色拿捏很準。
如果,不是片方平臺過度營銷這個少女感,其實倒也可以接受這樣的章子怡飾演的少女。畢竟,這是一部大主角戲,如果中間換角,會讓觀眾有不連貫的感覺,容易跳戲。
既然片方營銷了“少女感”,那就說說少女感這件事。
早在《如懿傳》開播的時候,周迅飾演的少女時期如懿就被嘲嘟嘴賣萌和臉腫得像剛剛打過玻尿酸,不過卻沒人覺得同樣四十歲的霍建華同樣從少年郎演起的裝嫩。
可能是因為霍建華足夠帥,所以觀眾對他很包容,而張魯一在《大秦賦》里飾演13歲的嬴政時就感覺分分鐘讓人出戲。
不過,對于張魯一滿臉褶子還演少年,片方的解釋是:古代人一般平均壽命四五十歲,所以十幾歲就應(yīng)該相當于現(xiàn)代人的三四十歲了,人到中年的感覺,畢竟我們也沒見過真正的古人,就當信你一回。
中年演員裝嫩的戲,其實也不少。
劉曉慶在六十歲的時候還演過少女時期的武則天。
《孝莊秘史》的寧靜也是以三十歲的年齡演繹過十五歲少女。
孫儷當年演《甄嬛傳》時28歲,當時從十四五歲入宮時期的少女演起,但是也絲毫沒有違和感。
《獨孤皇后》也是一部大女主戲,劇中陳喬恩和陳曉兩位主角的演技也備受爭議,呈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
有觀眾認為陳喬恩和陳曉從男女主人公的十幾歲開始演起,兩位年齡30+的演員演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有“裝嫩”的嫌疑,臉部也有些僵硬,不夠靈動,但也有觀眾在豆瓣評論區(qū)表示兩位演員的顏值在線,古裝扮相非常合適。
演員這個行業(yè)的確是一個靠著外在條件吃飯的一行,正是因為千人千面,所以才有不同演員存在的必要。
外表壯實的李菁菁從出道就一直在演農(nóng)村婦女的角色,而閆學(xué)晶的角色一直也是一種農(nóng)村俏媳婦,媽媽專業(yè)戶彭玉、潘虹和宋丹丹都能大家?guī)磉^溫暖的中年媽媽角色。
在鏡頭面前生活的女人,比正常的女人不是更怕老,她們更害怕的是因為變老沒有適合自己的角色可演,在這個行業(yè)的路越走越窄。
姚晨曾在《星空的演講》里講述了一個中年女人的尷尬。
她的演講很吸引人,十幾分鐘的演講讓大家笑,也讓大家思考,全程無尿點。
她對自己中年以后的生活、事業(yè)、轉(zhuǎn)型、尷尬、堅持,娓娓道來。
她講到自己正要大展拳腳,經(jīng)紀人和她一起懷孕了,于是她只能放下事業(yè),專心帶娃;三年后,她終于要復(fù)出了,結(jié)果經(jīng)紀人和她又幾乎同時懷了二胎,于是她再次專心帶娃;又過了兩年后,她再次復(fù)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結(jié)果開業(yè)時,竟然連最后一個員工都走掉了。
這是她中年之后遇到各種事業(yè)的不順。
她講到現(xiàn)在大家拼的不再是演技,而是流量。這讓她不知何去何從。
她還講到事業(yè)和家庭無法兼顧,而男人卻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而女人卻必須做出選擇。
而演員海青也在一次活動現(xiàn)場喊話:多給中年女人寫一些適合的劇本,因為她們比胡歌好用還錢少。
但是誰的生活不是一邊喪著一邊努力地活著?
姚晨自己成立了壞兔子公司,推出自己的作品《送我上青云》,而海青也在《小歡喜》里飾演的媽媽同樣收收獲了一眾好感。
章子怡這次演少女其實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因為她的外形條件足夠符合少女的“白幼瘦”,只是眼睛少了一些清澈和靈氣。
和舅舅在一起的畫面有點像同代人,如果不是開口叫了一場“舅舅”,真的像一個寵妃和皇帝的戲碼,再說也是導(dǎo)演有問題,就算再寵愛這個外甥女,和皇帝舅舅也不能摟摟抱抱吧?
除了《上陽賦》這部劇片方的營銷“少女感”的錯誤方式以外,其實這部劇上映時間的天時也不利,很容易 讓人聯(lián)想起來章子怡正在參加的綜藝節(jié)目《我就是演員》,讓很多人容易對號入座。
不知道當郝蕾點評金莎時“你四十多歲的人演少女,你讓身邊的少女演什么?”時,章子怡是否覺得尷尬。
而章子怡自己的那些作為導(dǎo)師的點評,卻被評為很雙標。
應(yīng)該以她現(xiàn)在國際章的實力,可以有權(quán)拒絕演一個少女吧?憑借她的實力,完全可以找一個外表相似的人先演少女,然后自己再接。
不過,如果一開始不是章子怡,可能這個劇就賣不到好價錢,畢竟人家愛優(yōu)騰或電視臺還是沖著章子怡買單的,還有各種贊助和廣告商的收入。
所以,章子怡也別叫屈,你既然拿了劇組的錢,再說這這部劇你是最大的股東,拿了人家錢財就好好配合人家的宣傳,也別和片方對著干了!
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總不能好處都讓你一個人占著吧?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sanmuled.cn/